为基础进行裁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辩论主义原则。辩论主义也成为当前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决定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在收集证据材料、认定事实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64.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就是失职或渎职,因而释明权又是法官的义务。 二、释明权的行使时间和内容 法官释明权的行使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自立案、审判至执行,各诉讼 ;④对于发现原告漏告被告,或应追加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法官应告知当事人可以追加及不追加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如原告甲起诉被告乙酒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7.html -
了解详情
应对赔偿总额人民币107678元承担连带责任。[5]这种做法判决先到案者承担一定份额的赔偿责任,并对赔偿总额承担连带责任。这样预留一部分份额给未到案者 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11]肖建华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123页。 [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82.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在民事再审程序是否允许撤诉,我国法律便不置然否。另外,民事再审是针对生效裁判的,因此必然和一审、二审程序有差别,不能简单适用一审、二审的规定 申诉的可能性,减少类似无限缠诉的现象发生。 3.符合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及司法改革的要求。当事人在民事再审中角色的重新界定符合现代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即由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40.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存在的弊端,加强法院对民事诉讼的管理程度,提高审判效率。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逾期提供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 的,接着对举证责任承担作出分配,并列明在《举证通知书》里。对出现新的案由,需要法官确定如何分配举证责任时,情形由合议庭讨论后,由院长提交审委会讨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8.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在这种职权或者说心理压力之下,自愿性调解就常常演变为在法官主持引导下的强制性调解,以至于调解功能过度膨胀,而审判功能相对萎缩。至此,调解虽然只是审判权的 在实践中,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的问题。民事诉讼调解是一种建立在当事人双方合意基础上的较为灵活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并非一定要查清事实,分清是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67.html -
了解详情
本来面目的完全揭示成为一项极为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而民事诉讼的目的之一是定纷止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平和社会秩序。因此只要达到目的 ,主要案件事实实行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次要案件事实实行盖然性占优势证明标准。二是一元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它要求具体达到如下四项要件:(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87.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第一审程序中,有权利提交答辩状的当事人只有被告。(2)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规定: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异议,并应诉答辩的 /10/131150.shtml,访问于2008年9月26日。 [4]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必读资料》,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32页。 [5]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1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说当事人不按时举证,往往会影响民事诉讼的效率,加大诉讼成本,增加另一方当事人诉累,更关键的是容易使审判活动受到当事人举证的无形牵制,造成审判活动的被动性 ,律师调查取证也应由二名律师或一名律师和一名律师助理共同进行,以免在诉讼中特别是担任刑事辩护时处于不利地位,如有被指控涉嫌串供、提供伪证等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08.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人民法院只有依法和正确履行民事诉讼的法定程序,才能不致影响和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进而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反之,如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那么 的现象和问题,即使一个案件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但明显存在程序上违法的问题,严格地讲,也必须纠正,否则就失去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履行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