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效力的阐述和论证则是单薄的。二是徐胜萍:《论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向简易程序的转换》,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如德国的初级法院和日本的简易法院。因此,在我国案件的管辖(包括专属管辖)与程序转换是不同层面的问题,没有放到一起讨论的必要。 [11]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邱联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9.html -
了解详情
正义不断具有重要性和决定性。这就是正当程序理论。正当程序理论要求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应当改变过去的完全专注于实体正义的监督机理,而将监督的重点 对立着的当事人,因而检察官更加容易承担客观义务。 其二,检察官通过抗诉启动再审程序。检察官根据当事人的申诉或者依职权,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就生效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6.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保障了当事人充分有效地参与程序的运作。通过程序参与者(包括当事人与法官)对程序法上的事实的证明活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并达到公正裁判的 为:一是法概念之解释。二是法律行为之解释。参见雷万来.民事证据法论[M].台北: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7: 33-40. [36] 刘昊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54.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被动地进行勘验在法理上没有疑义,只是要求仲裁庭在勘验时完全依照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未免显得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笔者以为,在实践之中要求仲裁庭在 原理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杜2003年版,第271页。 [22]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52条。 [23]张斌生著《仲裁法新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法上的代表性学说。[8]然而,从历史上看,在德国普通法时期,民事诉讼实行书面审理,诉讼程序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以向法院提交书状的形式进行,具有严格的 .在举证时限上实行法定顺序主义、同时提出主义和证据公开主义。当事人应当严格依据诉讼阶段提出相应的证据,如果当事人在举证阶段错过了举证的时机,使证据产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20.html -
了解详情
联系密切,但两者之间亦有一定的界限,不能相互等同。在民事诉讼领域,所谓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具有审判监督权的法定机关,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认为已经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提起再审。检察院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9.html -
了解详情
月强),在积案的情况下则耗时从2至10年不等。。日本80年代民事诉讼普通程序平均审理时间为:一审12.4个月(最长时间为7年);二审 天;1989年平均1188天;1990年的上半期则为1138天。在控诉进行的审判程序平均所花时间为:1988年883天;1989年927天;1990年上半期857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29.html -
了解详情
启动导致原审生效裁判重新受到审查,致使案件重新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 的当事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法院也无法容忍自己的正常程序被当事人恶意利用。 4.妨害了民事诉讼对效益价值的追求。效益又称效率,指投入与产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55.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应当改造再审的提起方式,其中主体制度的改造应当先行。 (二)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单一化之改革 笔者建议提起再审的主体只保留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并加以 干涉,而应当悉听当事人自便。处分权的享有和自主行使,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程序主体地位的体现。 其次,法院主动提起再审,与其自身作为裁判者的角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1.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包括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并无作出明确规定。虽然,该法第182条作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 法院,且抗诉的次数只能一次;2.人民检察院行使民事抗诉权的范围,应当明确限制为:①诉讼程序是否违法、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是否存在各种违法违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