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立法基础究竟是商事主体还是商事行为?(4)商法的体系如何构建?它的范围和内容如何确定?商法究竟由哪些部分组成?(5)商法与民法、经济法的关系如何处理? 取向。所以,“商法与民法,虽同为规定关于国民经济生活之法律,有其共同之原理,论其性质,两者颇不相同。盖商法所规定者,乃在于维护个人或团体之营利;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9.html -
了解详情
列入总论。这是因为这两种法律制度对各个具体的法律制度都起作制约的作用,它们是经济法的两大支柱。 第二编:各论。对这一编究竟包括哪些范围争论较大。 如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就不完全适用于解决所有经济争议。因为,经济诉讼主体,对它的诉讼权利就不能任意抛弃。同时,经济争议,往往又是通过行政仲裁机关和上级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5.html -
了解详情
,比民法学和行政法学显得更有必要。这是因为经济法的综合性尤为浓厚,只有遵循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综合,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综合,市场主体与政府和社会中间层主体9 银行、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质量检验机构等。 [10]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全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html -
了解详情
之外,近年来还颁布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促进了市场主体制度的完善;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追求的是实质平等或实质正义;(注: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刍论》,《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民法是私法,而经济法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4.html -
了解详情
,商人在历代社会中没有应有地位,视为“小人”、“贱民”;缺乏历史的主体和动力,遑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二是“农本商末”政策法制化。商鞅变法, 论商法[J].中国法学,2001(4):103。 〔31〕杨紫煊。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8。 〔32〕(英)施米托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在近年,随着社会法各个领域之日渐成熟,学者的研究方向转向诸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社会法各论的理论精细化与体系之严整化……” 中国大陆“社会法”一词的 的区别。此外,我们不能不提到立法的目的,经济法的价值与立法宗旨是创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氛围,市场经济主体,既包括法人、非法人团体、自然人以及公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1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人格的载体都是国家这一抽象主体。国家既是行政法、经济法等公法法律关系的主体,又是民法、商法等私法关系的主体。(二)国家法律人格双重性问题无论是在公有制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26页[④]单飞跃,王秀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与人性的弱点有密切的联系,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时本能地只顾自己的欲望和要求,这必然带来对社会公德的损害。因此,经济法的效益与公平原则集中 (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国键。商事法论[M].台湾:三民书局,1980。 [3]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正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30.html -
了解详情
渗透、融合,诚实信用原则开始大规模进入公法领域,私法、公法都要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公法主体和私法主体、公行为和私行为都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成为人们的共识 新的法学理念予以支持。这种新的法学理念就是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论。经济法强调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从而对诚信制度建设提供了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65.html -
了解详情
协会的自治权。有学者认为,行业协会不仅是经济法领域特殊而重要的主体,而且协会自治的是国家干预的前提设置,即我们经济法的思维模式将从对资源配置手段的 较小的诉讼成本维护一个直接受害群体或潜在受害群体的利益,充分展现了经济法实质正义的目标诉求。 余论 经济法实质正义的确体现了美国法学家博豋海默所强调的正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