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其他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本院审判管理改革实践,制定本办法。关联 接谈后十日内审结。(五)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在完成书面审查或者听证后十日内审结。上述各类案件的审结不得超过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的审限期。第三十二条 ...
//www.110.com/fagui/law_242632.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罪。第三,行为表现为结果犯或情节犯,即必须有适格的侵权结果,故行为犯不符合此要求。第四,行为必须侵犯私权性 13/con-tent 28625. htm. {5}杨忠民.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不可转换对一项司法解释的质疑[J]法学研究,2002, (4) :131-137. {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19.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足够了,再延长就会导致刑罚过剩,浪费国家有限的司法资源。 另外,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 《监狱工作简报》,1996~2000年,转引自周国文:论无期徒刑减刑后的假释考验期限一个合理性解释,李希慧,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3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司法解释,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落实。200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 犯、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都体现着人身危险性对我国刑罚裁量和执行的影响,甚至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中多次直接出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0.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司法解释,保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贯彻落实。200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 犯、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都体现着人身危险性对我国刑罚裁量和执行的影响,甚至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中多次直接出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实际执行期为12.5年,而依据修改前的刑法,无期徒刑减刑后的实际执行期不能少于10年,无期徒刑可能比有期徒刑减刑假释后刑期短,显然不合适。 二、完善 惩处力度。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作了明确界定,为打击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916.html -
了解详情
,就可以“从轻”处罚,若避免特别严重的后果发生,就可以“减轻”处罚。注意联系相关司法解释,加强对“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理解,根据具体案件情形,对“避免特别 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122.html -
了解详情
纠正。但是,关于如何发现违法和纠正违法,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得并不充分,仅在第222条和第21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和暂予 诉讼法的明确规定为依据,以相关司法解释为主体,逐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刑事诉讼法律监督体系。 【作者简介】 高景峰,最高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的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五年。 十七、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实行社区矫正 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80.html -
了解详情
之人,关于假释要求服刑三分之二的限制应减少到二分之一,即年龄在70岁以上之犯罪人,服刑二分之一后便可假释(刑法典第105条第2款)。 假释的形式要件 但仅此一项还不足以获准假释。囚犯还必须具备其他条件,尤其是预后效果对囚犯的假释乃是最重要的。 假释的决定要由司法地区法院的合议庭(由三名法官组成)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