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用工单位须更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权利。 在许多企业管理者的习惯里,企业规章制度应该是企业完全 。要充分相信绝大多数员工能够负责任地行使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所拥有的参与权。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69.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违约金请求权,从违约行为成立之时起算[11]. 对有关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我国民法通则未作特殊规定。劳动法上除关于仲裁 情况下,应该尽量通过各种途径对受害人予以救济。 1.利用仲裁程序的补救 给予劳动合同纠纷中的违约受害人以补救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正确解释适用至关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73.html -
了解详情
》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因合意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法》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即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得工资性收入。所以,计算经济补偿金时作为基数的月工资收入应按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月实得工资性收入计算。 但由于目前各类企业经济效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69.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共同侵权的诉讼主体资格 《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 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四)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6.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结合本案分别探讨一下仲裁申请期限与诉讼时效期间的性质。 1.仲裁申请期限 劳动争议仲裁是行政仲裁的一种。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设立的专门机构以第三者 重视这些所谓一般性条款,或者称原则性或纲领性条款在具体合同中的运用。像劳动合同这样直接关系到合同当事人切身利益类型的合同,更应充分发挥这些原则性条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4.html -
了解详情
,其与事业单位根本不存在利害关系,可以考虑将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转移到劳动管理行政机构内。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1)、大部 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5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处理。只有经过劳动仲裁实质性的裁决处理后,当事人仍然不服这种处理结果的,才能进入司法审判的 。 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8月10日从对劳动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函的复函》第三条的规定,比照劳动部1995年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9.html -
了解详情
办法》第八条之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3、因经济性裁员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法定事由。 裁员,即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 ,只是原则性地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以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履行劳动义务。据此理解,我国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范围相当广泛,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8.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纠纷,意义重大。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式,劳动争议极少发生,即使发生一些争议,也是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政府关于企业改制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层出不穷,一方面国家关于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相关规定呈现出不够完善或相对滞后的状况,致使司法实践中对于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7.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丧失受害人将来减少的收入、日本的逸失利益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丧失或减少劳动能力之损害。我国法律目前没有规定此项赔偿项目,只是规定生活补助费。笔者建议 见我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1974年台上字1394号判例。 [19] 杨立新:《论劳动能力丧失及其损害赔偿》,载《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2期。 [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