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可以说进行得轰轰烈烈,从最初的审判公开、强化举证责任、强化庭审程序、强化当庭质证与认证等等到以后的查审分离、证据交换、证据失权(举证 所认同的当事人主义包括了对特定的民事诉讼体制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界定。尽管上述含义都强调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但第一个方面的含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60.html -
了解详情
交换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其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作用及意义、国外证据交换制度的介绍并对比我国证据交换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并对我国证据交换制度进行重构。 最高人民法院又于 2001年12 月6日 颁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将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一并纳入当中,从32 条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5.html -
了解详情
,在与实际不符时买受人可以寻求买卖法上瑕疵责任的救济。 [32] (二)举证责任 应用在企业买卖上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具体构成要件上,很多时候也与原本意义上的 和三审,其翻译,采谢怀栻先生所译的德国民事诉讼法典中的译法。见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7月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7.html -
了解详情
注重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主导作用”、甚至“以法院主动收集证据取代证明责任是社会主义法律与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区别”的民事审判思想[3],令当事人举证作用始终难以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第12页 [8] 按德国学者罗森贝克的解释,“确定责任”才是“证明责任”的本质,而奥地利学者威利和阿德拉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因此将其特别规定在人事诉讼程序当中[③]。 在整体结构上,人事诉讼程序属于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种分支性程序。从性质上来划分,民事诉讼案件可分为财产关系案件与 发生性关系、无生殖能力、已实施男性结扎术等情形。在否定亲子关系之诉中,作为原告的举证人需要能够提出上述这些证据,在审判上就很有可能具有排他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799.html -
了解详情
持反对态度,认为应当弱化检察院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甚至主张取消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制度,认为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 检察员可以宣读抗诉书,而后不再发表意见。至于庭审中的提问,举证、质证等仍由双方当事人按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只有检察机关为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持反对态度,认为应当弱化检察院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甚至主张取消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制度,认为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 检察员可以宣读抗诉书,而后不再发表意见。至于庭审中的提问,举证、质证等仍由双方当事人按一审或二审程序进行。只有检察机关为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法理基础息息相关。为了实现确保当事人的司法保障请求权,当事人应当有机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确定案件事实为何。而民事诉讼程序原则上是依循辩论主义进行,那么当事人 正义在特定情形下降低证明标准、减轻证明责任。在德国民事诉讼中,有关表见证明的判例和理论基础应运而生。受德国理论的影响,日本也发展出大致推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6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典。187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仿效当时的法国法,德国民事诉讼法实行当事人进行主义,一切程序问题听任当事人自己支配,并采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在准备 还未从突然增大的举证责任中适用过来时,如果再附加严格的举证时限制度,去解决并不严重的所谓当事人拖延诉讼问题,只能使我们的民事审判完全建立在竞技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1.html -
了解详情
法、一律以普通法来追究侵权赔偿责任、以民事诉讼程序来处理因行政职务侵权而生的赔偿请求的英美法系国家自毋庸多言,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及我国 之因果关系后,法院会推定职权行为的违法性,而行政机关须举证证明自己行为并不具备违法性或过错。这样一来,行政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发生了转移,产生了类似行政诉讼那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