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民法典上,有学者甚至将制定民法典的重要性与两弹一星相提并论。民法学界内部围绕民法典的体例和结构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主张一如既往地效仿德国的,有主张转学英美的, 前引基顿书第27页。 [24]见前引基顿书第2页。 [25]16世纪法国国王曾获得本国内的有形的上帝的名称。参见克拉勃:《近代国家观念。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98.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可以相比。德国现行民法是1886年颁布、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明年该法典诞生就已经整整100年了。100年来,德国社会与经济状况已经发生 立法模式的设置上,它放弃了在当时影响极大的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把民法规范规定为“人”、“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53.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判决作出之后不久,受当时“大正民主”思潮与欧陆流行的所有权社会化思想的影响,权利尤其是所有权负有社会义务的思想,在民法学者中传播开来。[3]在立法方面,德国 》对剥夺所有权的条件并不比《人权宣言》、《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有所放松。让我们再看《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二款的规定,该款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63.html -
了解详情
其作为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如《法国民法典》第1156条规定∶解释契约时应寻求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而不拘泥于文字;《德国民法典》第133条规定∶解释意思表示, 需要及公平原则。②作为与意思主义相对立的表示主义理论是古罗马及日尔曼严格形式主义下的必然结论。但作为系统理论,是19世纪末德国民法学说争论的产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2.html -
了解详情
版,第61条。);保证的范围与强度原则上以主债务为限,不得大于或强于主债务,各国民法一般都有此要求(注:《法国民法典》第2013条;《瑞士债务法》 。);保证债务随主债务变更、消灭而变更、消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法一般都有此规定(注:《德国民法典》第767条;《瑞士债务法》第499条;《日本民法典》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0.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法律对它作出相应调整,以德国为代表的传统民法国家就曾试图沿用民法来控制垄断的蔓延。20世纪以来,法律领域的一个明显变化 反传统法律体系的框架,颁布了世界上唯一的一部经济法典,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法典与经济法典并存的立法体制,无论其成功还是失败,其意义都将是深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置,夫妻均有权单独作出处分,对于此外的动产与不动产之处理,须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原则。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关于共有财产的规定,共有人对共有财产有 比我们清楚得多,也爽快得多:“夫妻间归属不明的财产,推定为共有。”①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也有类似的规定。2、夫妻财产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有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07.html -
了解详情
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与契约自由原则、过失责任原则一同构成了近代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法国民法是其典型代表。《法国民法典》第544条规定:“所有权 随意行使其权利,而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这一原则,《德国民法典》中绝对所有权的立法精神得到了更新。[9](188-189)”迄今为止,一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04.html -
了解详情
),[2]似乎也在昭示着这一问题的严峻。对于物权的定义,创设完整的物权立法体系的《德国民法典》并未作出解释性的规定,而该法典之后其他国家制订的民法典( ”[3]但此法典所确定之“物权”,却显然与德国民法及受其影响的其他大陆法国家民法中的物权含义不同。如同大陆法民法中其他一些虽被立法采纳却未有“法定”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3.html -
了解详情
,[2]似乎也在昭示着这一问题的严峻。 对于物权的定义,创设完整的物权立法体系的《德国民法典》并未作出解释性的规定,而该法典之后其他国家制订的民法典( ”[3]但此法典所确定之“物权”,却显然与德国民法及受其影响的其他大陆法国家民法中的物权含义不同。 如同大陆法民法中其他一些虽被立法采纳却未有“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