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发展。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21条把原来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或第三人提出文书命令的申请仅限于与案件的法律关系有关的文书的范围,扩大为只要与案件有关,持有文件 按规定提出攻击或防御方法,则产生失权效果,即法官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不予采纳。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164条至第178条用专门一节规定整理争点及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85.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打官司的印象,甚至有些出庭检察人员在法庭上与某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论起来,这就更明显带有帮一方当事人打官司的嫌疑。这样一来国家公权力介入民事诉论所保护的私 证据的能力,例如查询个人存款等。这种证据法律规定由法院来取,是一种义务性的规定。当案件需要时,尤其是当事人提出请求时法院不履行取证义务,就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时限的举证;而另一些法官则认为自己掌握得比较严格,已经有过好几次发动失权效果的制裁,对当事人超期提出的证据不予接纳的情形。作为总的印象,尽管证据规则生效的 :立案后第54天第一次开庭,开庭后承办法官两次召一方当事人到庭询问。其间还有在庭外找证人调查的依职权取证。然后是第二次开庭。此后又有一次到庭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酌情予以采纳,但是这一方当事人必须支付因其不适当的诉讼行为而支出的诉讼费用;二是对于当事人在一审中未提出、而在二审中提出的证据,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 必须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或救济手段;否则这种制度难以走向现实生活,也发挥不了这种制度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不能仅仅把举证责任理解为一种诉讼义务,更要把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4.html -
了解详情
相比,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在诉讼中显然处于不利的地位。当作为裁判基础的案件事实发生争议时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要想摆脱败诉的厄运,就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一事实 美法所谓超出合理怀疑范围;就民事而言,则只要考虑举证人所提出的证据已达到比他方所提出的证据更为优越的程度即可。〔4〕(P245)加藤教授的这种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21.html -
了解详情
英美法系各国学者在谈论盖然性占优势标准时,大都与陪审制相联系。对此,美国模范证据法典起草委员会主席摩根(Morgan)教授认为:普通民事诉讼中法官通常指示陪审团, 除举证责任倒置外,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首先举证,然后由另一方当事人举证。另一方当事人不能提出足以推翻前一事实的证据的,对这一事实可以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机会,这样才能使推定显得公平合理,更好地发挥推定在民事诉讼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概念 分类 作用 举证责任 完善 民事推定 设想 众所周知,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 经验法则,因而无法进行事实推定。其二,真接提出证据证明推定事实的不存在,只要受不利推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相反的证据,使推定事实陷入真伪不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1.html -
了解详情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议题加以论证并表达本人之管见。 一、对证明责任进行认知的基本层面与切入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证明责任(Beweislast)被表述为立 事实,一方当事人提出事实主张,并且提出相应的本证,另一方当事人则提出抗辩事实主张,并提出相应的反证,进而形成不同的事实主张与不同的证据之间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6.html -
了解详情
使审判尽可能地在对立辩论的格局中进行。判决的结果取决于出席一方针对缺席一方先前所提出的事实主张和证据材料辩论的情况,因此,一方辩论判决并不必然对缺席 原定期间参加开庭。3.由出庭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是否适用缺席判决的权利由当事人行使符合程序主体性原则。程序主体性原则要求法律程序的构想、设计及运作,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3.html -
了解详情
)才提出离婚的,而对方则百般抵赖。但提出离婚的一方又往往掌握不了对方有外遇的确凿证据或所取到的证据不被法院采纳,因此很是苦恼,一直纠结着,不能自拔。但 有哪些? 1.跟踪。离婚案件中,在接受一方当事人的委托后,以收集证据为目的的跟踪,不应该被认为是违法行为。跟踪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被跟踪人的生活规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