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误区纠正 1.纸张、笔、墨要求。诉状用纸型号,现在普遍要求的是A4纸,同时,因为法院审理的案件材料最 后需要装卷归档,并长期保存,所以,诉状最好是 写明案由的,但起诉状并不要求必须写明具体案由,而且案由的规定也在不断地充实和补充,目前民事 案件就有几百个案由,专业的法官或律师往往也很难把握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4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审判的经理,他/她理应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负责案件审理的经理式法官,一些诸如庭审时间安排、文书送达等审判行政事务他/她只需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其它与案件 页。 [43] 参见人民法院一五改革纲要第8点,二五改革纲要第30点和三五改革纲要第8点。 [44] 王福华:《民事案件管理制度评析》,《法学论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52.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僵局标准。这样,《司法解释二》通过明确公司僵局的具体情形以规范此类案件审理的努力,看起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4 样本时间分布与法院处理结果统计 时间分布 处理 2007年第4期;何鸣、刘炳荣:解散公司诉讼的几点思考,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3期;刘敏:关于股东请求解散公司之诉若干问题的思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235.html -
了解详情
名。如今,在库人数已达15万之多。[6] 五、对人民陪审团制度试点的几点述评 (一)理论倡导与实践试点 任何一项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运行到一定 ]》第28条规定: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应当将人民陪审团意见作为重要参考。 [4]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1条就专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9.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案件审理中,正是证明责任的转移机制促使双方当事人持续博弈、案件事实不断明晰,并切实保障了法官心证的渐趋确信、判决结果的最终形成,其具体运作过程 ,证明责任转移的起始点也在被告。法释〔1998〕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1条对此有明确规定:案件的同一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1.html -
了解详情
【正文】 三、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在适用中的界限 以民事诉讼具体立法的形式来明确我国民事 ,诉讼代理人有权代当事人提出复议申请。对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19条已有体现即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向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9.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缺乏信心,在中心受理后当事人不同意分流到其他单位部门或调委会。 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完善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大大调解机制完善的 》2006年第4期。 [30]参见2002年11月1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97.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合作、巩固整个官僚机制的时候,他们的考虑中也有关于自身利益考量的因素在其中,有关非诉行政案件的讨论就充分揭示了这点。行政诉讼的多中心主义特征在于其背后 肖泽晟、高琪在论非诉行政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页53-57中具体讨论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中有关行政机关逾期申请法院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2.html -
了解详情
保全措施当属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依我国民诉法第6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15条、第16条规定,不 规定使其当事人和法院可以更快、更清楚地把握案件事实,一方面有助于在本案诉讼上合理安排程序、集中就真正的争点进行审理,促进诉讼,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厘清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37.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界对审判监督程序是否就是再审程序多有争论。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设置完整的再审程序,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大多在审判监督程序一章中体现,因此在立法结构 问题的解决,也标志着程序审理的结束。生效裁判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结果,是国家意志在具体案件中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非依法定程序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