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审制度的稳定,避免该制度流于形式,防止大量劳动争议案件未经仲裁就进入审判程序。《解释三》规定仲裁程序存在下列事由即为正当事由,即使逾期当事人也 方法。即劳动者就终局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而用人单位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终结诉讼。基层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5299.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重庆市律师协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执业行为 、雇佣关系、人事关系等性质,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代理的正确性;(六)仲裁案件是否存在仲裁时效障碍;(七)仲裁请求或反请求是否合法、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3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解释》)第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 劳动争议案件所要解决的争议内容,既包括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中反映出来的诉争请求,也包括在诉讼程序 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人民法院“全面审理”的对象,否则确实有违“不告不理”诉讼原则。但是,在劳动争议诉讼中,起诉与诉讼请求的提出两 者可以相分离,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180.html -
了解详情
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 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创建诉讼程序与仲裁程序有效衔接的新规则、新制度。要准确把握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新规定和新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47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是合理的,下文还将会论述到);另一方面,将劳动仲裁强制性规定为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剥夺了当事人将争议直接诉讼法院的权利。依法法治原则, 错误地不予受理,而无法诉讼法院,最终导致当事人诉权无法实现。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案件审判的有关司法解释为解决这一问题已经作出了一些规定,4(参见200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73.html -
了解详情
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即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序。同时,如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间内不向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主要是平等主体间的纠纷,表现为民事纠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这符合案件性质。我们知道,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78.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该一年期间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起动仲裁程序的权利期限,是对程序权利的限制,并不是对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其它法律也没有 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72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劳动者就终局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而用人单位依法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中级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裁定终结诉讼。劳动者起诉后 应尽的法律义务,《指导意见》对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申请诉讼保全的程序作出了可操作性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用人单位可能出现逃匿、转移财产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829.html -
了解详情
,工会的代表性问题值得重点关注。代表性弱化或丧失代表性,实际上等于丧失了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基础。就劳动者的团结权而言,应以法律规 范集体 而权利争议则应以仲裁机制解决。 (二)进一步改革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及程序 我国以前劳动争议实行强制仲裁制度,这实际上过度强调了仲裁程序作用,其立法之出发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41.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政府关于企业改制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层出不穷,一方面国家关于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相关规定呈现出不够完善或相对滞后的状况,致使司法实践中对于涉及 原告重新起诉,那么,是否还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比如上述案例中,劳动者以清算组为被仲裁对象,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关作出不予受理通知后,劳动者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