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责原则在近现代民法上的演进历史,果真如此,归责原则的确是专就损害赔偿(含恢复原状)的分配而配置的基本规则,[21]而未及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A霍博勒:《侵权行为法基础》,伦敦1980年版,吴汉东译,载《外国民法论文选》(第2册),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第486页。 [19]《侵权行为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977.html -
了解详情
归责原则在近现代民法上的演进历史,果真如此,归责原则的确是专就损害赔偿(含恢复原状)的分配而配置的基本规则,[21]而未及于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 A?霍博勒:《侵权行为法基础》,伦敦1980年版,吴汉东译,载《外国民法论文选》(第2册),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第486页。 [19]《侵权行为法》,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0.html -
了解详情
1999年版. [6] 陈正云,文盛堂主编.贪污贿赂犯罪认定与侦查实务[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75. [7] 祝铭山主编.中国刑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696~697. [8] 陈兴良.贪污罪受贿罪疑难问题探讨[M].刑法新罪名若干问题的研究1996.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2.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夫妻平等的极端藐视,也严重违反性生活应当自愿、互娱这一社会主义性道德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权利和义务对等性的曲解。1999年12月24日,对一起 跟上实践发展的需要,为了防止含混不清的刑法变为法官滥用司法自由裁量权之间的平衡,我们寄希望于司法解释能早日出台。 借鉴外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关于婚内强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21.html -
了解详情
事,我国的法律应当借鉴外国经验,备有应对之策,以避免“法律不足”之现象重演。不无遗憾的是,新《合同法》明确回避规定情事变更原则;就在此后不久, 人业已意识到这种“预想”(presupposition)已根本性地影响了行为人的意思,则一旦这种基本的假设(预想)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就不应当令行为人受其诺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7.html -
了解详情
伪法统。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指出,法律是统治阶级公开以武装强制执行的所谓国家意识形态。法律和国家 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本依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地方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正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420.html -
了解详情
)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次确立了诽谤案认定的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原则,即明确:媒体在对错误陈述信以为真的前提下发布不实之词,应豁免于诽谤 在举报事实没有重大纰漏且不存在诽谤恶意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将其纳入刑法打击的范围之内。进而言之,尽管网络水军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诱使网络诽谤频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88.html -
了解详情
网络诽谤行为提供了依据。但是,对于何种情形的网络诽谤案件应当立案追诉,现行刑法并无明确界定,只是公安部2009年3月19日下发的《关于严格依法办理 )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次确立了诽谤案认定的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原则,即明确:媒体在对错误陈述信以为真的前提下发布不实之词,应豁免于诽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83.html -
了解详情
不合时宜或不正确地让公务员承担责任的过失就是公务机关的过失。”(胡建淼:《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法制出版1993年版,第604页。)这也就是说公务 含义;因为任何法律责任是以过错为基本,从而体现法律责任对不法行为的制裁和教育作用。”(王利明:《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13.html -
了解详情
文化进一步碰撞和融合,在继续学习、仿制以大陆法系为主的外国刑法学说和思想的基础上,中国现代刑法学的体系也初步形成。?民国初期,《大清新刑律》 此后,整个社会“左”倾思潮逐步泛滥,法律虚无主义愈演愈烈,刑法学研究领域“禁区”林立,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刑法基本原则、犯罪构成、刑罚目的、死刑都无人问津。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