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被告人辩解,被告人就可免于一死;如果不相信被告人辩解,被告人则应当被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对于被告人提出的具有从宽因素的辩解,在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 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刑事工作会议,对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正确适用死刑,贯彻我国的刑事政策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99.html -
了解详情
相信被告人辩解,被告人就可免于一死;如果不相信被告人辩解,被告人则应当被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对于被告人提出的具有从宽因 素的辩解,在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 少用不用的道路。这也正是和谐社会所期盼的。 注释 [1]邓亮:《关于死刑存废的犯罪学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 [2] [意]贝卡里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0.html -
了解详情
相信被告人辩解,被告人就可免于一死;如果不相信被告人辩解,被告人则应当被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对于被告人提出的具有从宽因素的辩解,在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 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刑事工作会议,对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正确适用死刑,贯彻我国的刑事政策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21.html -
了解详情
了死刑替代措施牢不可破的理论根基。但仔细分析后,笔者却发现每个依据均不无漏洞,死刑替代措施的理论根基实则脆弱、单薄,并非坚不可摧。 (一)完善我国刑罚结构不能成为 并不存在生刑过轻的问题。(4)生刑过轻问题源自刑罚执行,毋需通过立法上增加死刑替代措施予以解决。尽管我国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可能出现生刑过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875.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适用标准。其五,从法律和制度上切实保障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法官依法独立办案,维护死刑案件的二审、复核乃至核准程序的独立性,保障被告人依法所享有的复审权,切实遵循司法 的各种罪前、罪中和罪后情节,是决定应否适用死刑以及选择何种死刑执行方式的根据所在。只有将死刑适用与否的裁决根植于对具体案件的所有罪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137.html -
了解详情
月16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辩护词,恳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不予核准被告人萧x威死刑立即执行。 经过交流沟通,最高人民法院采纳了辩护律师意见,并于2013年11月25日 数量标准的;(3)经鉴定毒品含量极低,掺假之后的数量才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的,或者有证据表明可能大量掺假但因故不能鉴定的;(4)因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101.html -
了解详情
即死刑的执行,必须顺应天时,不能打破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例如,在死刑执行的时令上,中国古代强调秋冬行刑,即除对谋反、谋大逆等犯 第一部刑法到1997年新刑法修订颁布,都对故意剥夺他人生命权利的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死刑,而且,1979年刑法第132条与1997年刑法第232条的法条表述均为: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838.html -
了解详情
废止死刑的情况下,应将死缓的适用范围尽可能扩大,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对象⑩。也有学者建议司法实践中应当放宽适用死缓⑾。对于后一种说法, ,有损我国国际形象,同时与我国刑罚目的-----预防犯罪以至最后消灭犯罪相悖;大量适用死刑会引起恶性犯罪增加,阻碍人们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我国应本着少杀慎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002.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公平公正。 【关键词】量刑 责任刑 预防刑 效果 程序 我国《刑法》规定,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当前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严格 ,为何还要加上积极赔偿被损失条件?为什么对真诚悔罪没有赔偿的犯罪人就适用死刑立即执行?[2]这些疑问说明,对影响量刑的任何情节,应该从本质上去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26.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规定,一审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被告人上诉,或检察院抗诉的,二审法院必须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合议庭应当在开庭前对案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审查下列内容:1、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5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