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理解权利的判例(大判T14.11.28民集4 - 670) .[9]但是,如何理解日本民法第709条的权利,不法行为法保护的对象可否作权利、利益二元的理解 。中国民法典草案,对于侵权责任作为独立的最后一编,充分体现了民事责任作为民法其他各编规定的民事权利的救济性质。现在制定独立的侵权责任法,与以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99.html -
了解详情
但值得探讨的是承租人与次承租人之间的转租合同效力问题,德国及日本民法均无明文规定,但依德国民法法理而言,其把法律行为区分为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负担 下,当承租人违约时,次承租人也可基于违约责任寻求救济。意大利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采取区别主义立法模式,即区别不同情况或放任或限制转租。《意大利民法典》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30.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和忠实义务要求医方最大限度地熟练运用技术及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其内涵跟日本民法所言的“最善的注意义务”或“万全的注意”是一致的。具体标准则指对 应视为合理。(5)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生活补助费也称为“残废生活补助费”(见《民法通则》),是指当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减少劳动能力,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7.html -
了解详情
美国《统一商法典》制度安排的启示物权法定主义与我国立法我国财产权法律制度的现状立法民法学说我国财产权法律制度的利弊分析立法技术方面立法权力分配财产权法律制度的内在构造结论 、权利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一定的公示程序,债权可以转化为物权。如在日本民法上,经过登记的债权便可对抗第三人,因而具有物权的效力。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53.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术语的使用与法律思维,由于绝大多数都直接出自德国,或者深受属于德国模式的日本民法的翻译或转译甚至直接借用,都打上了德国法的深刻烙印。因此 早日摆脱治外法权和建立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6]才匆忙的向西方学习法制。至于为什么日本选择了德国式的编纂体例而非法国式或英美式,除了有历史的偶然性、德国式固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参照1888年发表的德国民法典第一次草案而制定。[56]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日本民法典在物权请求权方面却没有仿照德国民法典的规定,未予规定物权请求权,甚至 19日的判例中指出:基于所有权的效力得请求排除妨害或防止其危险。[58]日本民法理论界则一致承认物权请求权,例如我妻荣教授指出:“在理论学说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23.html -
了解详情
前的产物,一百多年来整个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民法的体系与内容理所当然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德国民法典制定之时人格权 损害赔偿责任者,对于财产以外之损害,亦应赔偿。”可见日本民法中对人格权的损害赔偿应用得十分广泛。日本流行的判例和学说通常认为,金钱赔偿的方法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一定的金额加以分割,那么数个行为人就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7]不过迄今为止,德国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仍将共谋作为共同侵权行为主观构成要件。依据德国学者的观点, 要件时却深受法国法的影响,将共同过错问题与因果关系纠缠在一起。在日本民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处于通说地位的观点-客观共同说-认为,共同侵权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7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能力的考察,应当以被代理人的情形而非代理人的情形为准(为此,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均明文规定,代理人无须具备行为能力或者完全行为能力[19])。 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814-815页。[⑦]四宫和夫:《日本民法总则》,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8月版,第82页。[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6.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不能当然、也不必然能解释为单方行为;条文亦不同于德国民法第379条1款,瑞士债务法第115条、保加利亚债与契约法第108 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9][日]於保不二雄。日本民法债权总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注释] [1] nexum系一种古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