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断地被加以运用。后者比如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模式论,可以说是一种老牌的模式论了,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我国现在研究得也是方兴未艾。前者比如我们这里提及的 官僚的法官化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现在法官的总体审判水平、涉及到法官的审判理念、涉及到如何尊重当事人的人格的问题。证据立法当然也要考虑到我国现行法官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0.html -
了解详情
相联系。所以,有学者指出,在民事诉讼中抛弃既判力概念和理论,就等于拆掉了一座桥的一个桥墩一样,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④] (二)既判力的作用和 当事人不公正的问题,从而使既判力获得了正当化的根据和基础。[11] 然而,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的力度严重不足,表现在立法和实践中的诸多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90.html -
了解详情
何含义,它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证明责任要这样分担等等。遗憾是人们在一开始提出强化举证责任时,并没有真正地去追问一番,似乎这是一个人们早就认同的概念和制度,只是 ,即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举证不能或所举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主张的,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事诉讼中决定胜诉、败诉的应是案件的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7.html -
了解详情
或相对的安定性呢?主要由证据所承载的案件信息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流向及流量?这样的状况又与纠纷的妥善解决是什么关系呢?有哪些因素或条件规定制约着 晖,2002年,368-402页。 30关于德国及日本的民事诉讼中如何从原理和程序外观上区分作为证据方法的当事人陈述,参见王亚新,2002,40-46,19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一气呵成?审判法官应当拥有多大自由裁量权,而当事人应当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审判过程?审判法官和上诉法官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上诉法院,应当重新审判,还是限于复审 进一步为法治和人权作公开辩护。那就应当给予刑事被告和民事诉讼中的弱者更大的回旋余地。被告人的最终陈述权应当得到保护,等等。 即便法治应当享有荣耀(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22.html -
了解详情
一气呵成?审判法官应当拥有多大自由裁量权,而当事人应当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审判过程?审判法官和上诉法官之间是什么关系?在上诉法院,应当重新审判,还是限于复审 进一步为法治和人权作公开辩护。那就应当给予刑事被告和民事诉讼中的弱者更大的回旋余地。被告人的最终陈述权应当得到保护,等等。 即便法治应当享有荣耀(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2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等。在我国,当事人双方都是诉讼主体,依法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便须通过 七条第五项规定会对其进行处罚。这更加说明在律师定义中刻意使用“指定”的概念强调援助义务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造成逻辑混乱。真可谓得不偿失! 五,综合以上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76.html -
了解详情
任意性,权利的种类、内容、形式、行使方式等一般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债权的这一特征是私法自治原则在债法中的具体体现。相反,在物权法上,存在着物权法定主义,即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106] 薛军:《优士丁尼法典编纂中法典的概念》,载徐国栋主编:《罗马法与现代民法》(2),中国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53.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而此前通用的概念是企事业单位。比如《商标法》(1982)第4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 接受的情况下,于1984年3月,强行将村委会已发包给他人的部分果园按366人(诉讼中死亡一人)平均分到各户经营至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籍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7.html -
了解详情
之处。从这个意义上,就同一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意识到这一点,本文试图追问:是什么原因,使得学者对法院现行司法政策作出了 处理虚假陈述证券赔偿案件时,应当着重调解,鼓励当事人和解。[2]该《规定》虽然没有使用代表人诉讼的概念,但就其内容而言,不妨看作是对民事诉讼法第54条的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