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学术园地。 我国行政法学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立场,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不同 的界限等专题研究上取得了某些突破。 (三)中国法治之路与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关系 古代中国法律几乎等同于刑法,等同于刑罚、禁令和约束,基本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6.html -
了解详情
。[注释]可以说,蔡先生的这一认识正确地确定了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扭转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重刑轻民、刑法泛化观念,实现刑法的 ”、“修正主义观点”、“为复辟旧法开辟道路”。此后,整个社会“左”倾思潮逐步泛滥,法律虚无主义愈演愈烈,刑法学研究领域“禁区”林立,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刑法基本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1.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机制模式,各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来选择法律监督机制。这是世界各国法律监督机制建立的基本原理,也是中国法律监督机制建立所应当遵循的法理。二、 专门机关,承担常规性的监督职责,来检查督促其他国家机关正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防止权力的滥用。第二,我国的其他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5.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治”则集中地体现为人民“民意”。而“杀人偿命”、对“罪大恶极”者判处死刑,正是当今中国主体民意所在。也就是说,保留死刑,确实满足了绝大多数国民的报应心理。其次 的文明表现;同理,它也是中国法律文明融入世界法律文明的法律文化趋势所向。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物质经济基础的日渐提高;随着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6.html -
了解详情
,而后两项公约则明确规定了“分享”[82].四、公约与中国法律的衔接及立法建议(一)中国现行法律与公约的差异公约建立的各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 赴缔约国实地查访、向缔约方会议建议终止未达标准国家的缔约国资格等权利。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反对公约设立强制性的履约监督机制,主张参照TOC公约建立具有灵活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1.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治”则集中地体现为人民“民意”。而“杀人偿命”、对“罪大恶极”者判处死刑,正是当今中国主体民意所在。也就是说,保留死刑,确实满足了绝大多数国民的报应心理。其次 的文明表现;同理,它也是中国法律文明融入世界法律文明的法律文化趋势所向。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物质经济基础的日渐提高;随着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6.html -
了解详情
总地说,这些立法是不完善的和肤浅的;尽管如此,中国刑法的缺陷只能渐进弥补,因为中国法律文化的重建尚未事功。导论历史上,随着国际犯罪的增长和 了习惯国际法的范围,甚至超出了1949年日内瓦公约第二议定书的相关规定。有鉴于此,中国一直主张国家应当有权利对是否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这些犯罪的管辖权作出选择。尽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1.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查,实际发案数1989年比1988年大约上升30-40%”。(注:见《中国法律年鉴》,1990年版第996页。) 从1989年后,刑事立案真实程度 的犯罪集团,并且海外黑社会向境内渗透趋势加剧。因此,有组织犯罪将成为中国刑事犯罪的一个值得严重关注的问题。 犯罪手段方面,主要呈现暴力化、智能化,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62.html -
了解详情
世纪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情况决定了晚清修律超出了传统修律的藩篱, 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开端。 晚清修律历时不到10年,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受到人们的重视,变革原有刑法学体系的呼声愈来愈高。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法学体系的呐喊。1984年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35.html -
了解详情
思编著《〈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释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著的《〈 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 赵秉志著的《刑法总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律出版社1996年7月版); 高格著的《刑法问题专论》(吉林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