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第四十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086.html -
了解详情
法庭(Hampshire Probate Court)的伯曼(Perlman)法官说:我非常鼓励人们去做调解的训练,学习怎样决策和帮助别人决策。她举例说,她上小学的孙女在 的核心,是如何发挥民间调解的优势。从调解的体系来看,我们有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人民调解。但这些调解的功能是否得到最大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7.html -
了解详情
权与审判权分离开来,使得当事人的合意免受审判权的干涉,实现合意自由,从而有利于实现调解结果的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通过出示证据以及法官对举证责任的 在其程序方面没有承认其效力。在探求非诉解决纠纷的过程中,作为人民的自治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应当发挥其优势作用,将其发展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8.html -
了解详情
可在调解书送达之前反悔,使得审判人员具体操作起来随意性很大:有的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审判人员为防止当事人反悔,随即就制作民事调解书送达,使得当事人无 起一年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2]29号)第六条、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08.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权益等纠纷的原则。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主要由法院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构成一个完整的调解体系。调解原则以其灵活、便捷、高效以及良好的社会效果在 权利的一方当事人仍有向法院申请强制义务人履行全部义务的权利。这样不仅可防止恶意调解给权利人带来的诉讼风险,避免诚信危机现象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2009〕46号)、《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的意见的通知》(京办发〔2010〕29号)精神,充分发挥行政调解 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推动建立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形成调解工作合力,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积极为全市经济 ...
//www.110.com/fagui/law_382322.html -
了解详情
月修订版,第33页) ,法及法律制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伦理内涵。诉讼内和解、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所包含的伦理成分较之诉讼裁判机制更丰厚,这是三者可归于一个族群的重要理由。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25.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效力欠缺的弊端得到良好解决,有利于司法程序与人民调解的有力对接,对于构筑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十分有益。 与诉讼程序相比,该程序更为简易 与法院严格依法作出的判决结果几乎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 法院调解在合法性问题上往往会打折扣, 出现严格依法解决纠纷与适用法律的流动性和随意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2.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效力欠缺的弊端得到良好解决,有利于司法程序与人民调解的有力对接,对于构筑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十分有益。 与诉讼程序相比,该程序更为简易 与法院严格依法作出的判决结果几乎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 法院调解在合法性问题上往往会打折扣, 出现严格依法解决纠纷与适用法律的流动性和随意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1.html -
了解详情
高威信,民间纠纷的当事人对他们也比较信任。如果邀请村委会和村委会及其负责人协助调解民间纠纷往往能够促进纠纷的化解。如本院南江法庭在2009年3月审理的 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进行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员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与当地群众联系较为密切,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