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进行适用。 2.形式要件 (1)案件的裁判必须已经生效。但如果生效裁判进入审判监督程序的,不能作为指导性案例的来源。 (2)同类案件已经由不同级别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报》、《刑事审判参考》等公开法制出版物;非官方的主要有商业性的法制出版物、学术期刊、报纸及商业性法制网站等。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73.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救济的功能同样应予肯定。因为此时其上诉权等基本权利因二审程序而得到了保障。 明确我国刑事二审程序的这两个基本功能,是我们认识和分析新刑诉法关于二审程序 案件进行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量刑畸轻,而采用先维持一审判决,旋即根据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提起再审,通过再审对被告人加刑。这种规避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相关规定,对该程序进行诉讼化改造,将其打造为实现当事人诉权救济与保障的刑事再审程序。 在特别程序中,应保障辩护律师的 民权法,而非治民法,《南方周末》2011年9月8日。 [7]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意大利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5.html -
了解详情
第9期 【摘要】随着试点工作步入深水区,量刑程序改革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独立量刑程序不应成为刑事审判的必经程序,控辩双方有权选择是否启动。目前,实行 制度的试点工作,初衷是针对量刑不公正现象强化量刑监督,意图将抗诉这种事后监督方式转变为量刑建议这种事前监督方式。[7]可以说这也是量刑建议制度改革发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0.html -
了解详情
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出抗诉。这就赋予检察院对法院的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不管是否生效都可以抗诉的权利。而《民诉法》却规定检察院只能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没有生效的判决、裁定,检察机关无权抗诉。这就使检察院的抗诉权,不是完整的抗诉权,只是产生于审判监督程序的事后抗诉权。《民诉法》第185 条确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41.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事实的真实面目。这种要求一旦引入到司法领域,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如刑事司法过程中,为查明事实真相,需要采取某些强制措施,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把一个可能有 。 13、2002年《人民司法》第2期萨仁、李金锁著《谈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重新定位》。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2.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的抗诉心理行为。 (三)修改现行法律,规范监督程序 1、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监督和制约的重点应是刑事诉讼,而在民事诉讼中应实行当事人主义。这是 说法律这种规定没有存在之必要,完全可用当事人申请再审之诉来解决。 3、当事人的申请再审(申请抗诉)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方式,现行三大诉讼法对此规定的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78.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2005个别刑罚适用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2005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实施细则(修订) 2005关于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若干问题的解答(一) 2005上海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若干意见(试行) 2005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本市办理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4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 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只刑事抗诉中未有作具体适用,仅抽象 、重新界定。 三、抗诉制度中存在的一些负面问题 抗诉制度作为是审判监督程序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检察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具体化的表现,客观上满足了少数当事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12.html -
了解详情
,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国际法院以及特设法庭刑事诉讼程序的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 刑事诉讼。1996年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控辩均衡 双重危险原则,对检察机关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抗诉在时间和次数上加以限制。 最后,应废除法院对生效裁判发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权力,法院对当事人应负有诉讼照顾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