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程序与英美法系国家准备程序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主运作不同,日本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十分注重发挥法官在准备程序中的作用,让法官自始至终主持和控制准备程序的 代理人发问,开始、停止及指挥言词辩论程序,准许或禁止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发言,以及在当事人逾期提出攻击或防御方法的情况下依据职权驳回等。(3)整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94.html -
了解详情
控方对此提交回应意见,文件长达20页。[26]控方列举了被害人的7项法定诉讼权利后认为,法庭不应对《规约》第68条第3项做扩大解释,申请人 方回复被害人申请,由于《规则》第131条第2款只规定参诉被害人及其法律代理人可以接触案件纪录,遂要求驳回申请。[59] 其次是被害人公共律师办公室参加听讯权利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2.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在言词辩论终结前,随时可以提出防御方法,对此没有时间形态的限制[1]。法定顺序主义是指按法律规定的顺序提出证据,可分为证据分离主义和同时提出主义两种 的障碍,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这一错误观念。加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2款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0.html -
了解详情
两次甚至两次以上。对此,《民诉证据规定》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民诉证据规定》 的方式进行;而对相关法定证据规则的设定,则应包括传闻规则、关联性规则、补强规则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规范。 (十三)证据保全 该部分既涉及到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所在地海事法院提出。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有关商标、专利、著作权民事案件的证据保全由证据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属著作权纠纷的,可以由高级 现行证据保全方法为依证据调查程序进行,采用法定证据形式。确定通知当事人到场为原则,给予到场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以陈述权。保全结果应允许当事人查阅、复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37.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1月2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七十二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2.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及时地审理懂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完成国家赋予的审判任务,属于国家审判机关的职务行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表人和第三人所时行 的不公正评价。 3、适用优势证据标准的事实认定应是一次性终局认定,除非违反法定的程序,不得重新认定。证据优势认定是法官个人的主观心理反映,受各种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支持起诉,法院必须受理。 (二)关于取证权的保障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 情形。此外,当事人在法定情形下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根据上述《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27.html -
了解详情
可依。变通的方法是: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送达应诉通知书等途径敦促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提交书面答辩状,以尽快整理争点,提高审判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 达到同样的目的。 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两种情形,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的送达回证复印件或其他能够证明裁判文书实际生效日期的相应证据材料。 二、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审查 第十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再审案件后,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 第 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三)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7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