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仍存在不够准确和具体的地方,应加以明确,做必要修改。如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再审理由,就需进一步界定新证据 再审范围 民商事行为属于私权行为,其秉承意思自治原则,作为解决私权争议的民事诉讼,就应当实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人民法院主动启动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96.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不服,应当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年申请再审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责任的激励政策。加上上级检察机关把具体抗诉案件的数量作为目标管理考评任务规定后,一些下级检察机关又层层加码,使得承办抗诉案件的检察官苦不堪言,不得不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7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律效力,而与他人另行结婚,另一方在送达调解书时反悔了,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不能认为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这样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产生 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确认赔偿金额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意见第19条规定,当事人双方经公安机关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受害人及其家属起诉仅要求责任人履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900.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已经生效,使法院工作很被动。 4、关于邮寄送达的问题。邮寄送达作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六种送达方式之一,具有方便、省力等特点,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件日期为送达日期。②关于法院专递的问题。为了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保证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1月通过了《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70.html -
了解详情
在所不问。但如果是在刑事诉讼后单独提民事诉讼,诉讼时效则只能按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效执行。 八、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范化运作模式 (一)受理。民行 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依法追究。 九、建议尽快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及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犯罪形式或其它行政或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34.html -
了解详情
,联邦最高法院就一方面坚持排除非法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设定增加排除难度的程序规则,规定唯有适格的当事人才能请求排除,使适用这一规则不至于过分阻碍真实的发现。 总论》,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页以下。 意大利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当事人以非法手段从对方当事人处取得的、属于对方当事人所有的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4.html -
了解详情
对判决既判力正当化的直接否定。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179条是就再审事由的专门规定,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5项可以申请再审的事由,现在把这5 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结合后面第181条规定,立法似乎更强调申请再审一方宪法意义上的申诉权保障,而对申请再审的对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2.html -
了解详情
所言:为了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然于实践之中,民事审限延长制度却成为隐性超审限案件赖以生存的合法途径之一 ,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具体可以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3] 怀效锋著,《法院与法官》,法律出版社200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41.html -
了解详情
是助长 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懈怠态度,不利于当事人谨慎善意地行使权利,更不利于民事纠纷的及时平息。由于执行和解协议可以中止执行申请期限,债权人在达成和解协 议后,则不必担心超出执行申请期限,不利于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相悖,也违背了效率原则。3.对和解协议未履行的救济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40.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生效裁判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其二,变无限再审为有限再审。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再审程序极易发动。在构建未来我国民事 是对二审案件行使上诉管辖权。从我国现在高级人民法院的职能来看,其有权受理民事一审案件。在实践中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指导审判实践的情形也并不罕见。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