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民事诉讼中的公告送达以在《人民法院报刊》登为主,本文通过论证其利弊及相关问题,旨在探求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告制度,以适应中国司法改革的需要, 月沈宗灵。9、《民法本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王利民。10、《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肖建国。11、《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34.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以相关判例予以补充。(三)诚信原则适用的限制。诚信原则作为社会生活普遍的伦理规则,其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意味着已经从伦理规范上升 〕。弘文堂,1985.260,256。〔6〕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不知陈述-诉讼促进义务〔J〕。政大法学评论,1997.5。〔7〕竹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是民事诉讼的启动依赖于当事人;二是法院或法官不能主动依职权启动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三是法院或法官裁判所依据的证据资料只能依赖于当事人,作为法院判断的 了原则性的规定,而且这些规定与审判方式改革的特点以及遇到的问题紧密相关,也对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意愿起到了制度化的保证,并从此远离被暗箱侵害之虞,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7.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中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否正当、滥用诉讼权利的行为是否被制止,也与程序公正与否密切相关。非法证据在取证手段上虽然不合法,但并不等于证据的内容不 情况下承认具有私力救济性质的自助行为的合法性,承认紧急避险行为的合法性一样,民事诉讼中也有必要将紧急状态下采取的非法取证行为合法化。最高法院的新标准将“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5.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不发达带来的后果。本文在整理法史学及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古代民事诉讼程序的制度原理和历史成因,并通过与古罗马民事 中,“根据清理,通融无碍地寻求具体妥当的结局就是地方官的职分。”[7] 2、程序展开的方式 一般认为,清代地方官解决民间纠纷的主要方法是“调处”和“判决”。但务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证据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民事诉讼中频频出现伪证,干扰了民事诉讼程序,影响了裁判公正,严重践踏了法律的尊严。笔者试从基层法院 近亲属的人身保护等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要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作出相关立法。为了使证人有彻底的决心作出真实的证言,就必须在作证期间由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54.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完善。 三、我国民事小额诉讼制度的设置构想 1、在民事诉讼中增设小额诉讼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专章规定了简易程序,但条文过于简单,遇到具体 ,兼具了小额案件上诉审之功能。但与此同时,民事诉讼法之相关规定,宜作适当修改,以期互相衔接。如小额诉讼案件,仅得依当事人之申请进行再审,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7.html -
了解详情
关联性的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使法院的判决失去确定性和严肃性。因为若相关当事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将可能使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的两个案件分属不同法院或不同 百零八条规定起诉的四个要件。第四,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必须发生在同一诉讼程序中。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与行政诉讼同时提起,或在行政诉讼审理终结之前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5.html -
了解详情
,已超过了刑事案件的审限。综上,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将适用普通程序的民事案件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外。②对提起时间的要求。笔者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 诉讼采用民事说,因此,有必要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司法解释,修改其与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冲突以及与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65.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侵害公民的人格权造成精神损害的犯罪行为的被告人,却不允许被害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这显然有悖情理。另一方面,如果允许被害人对实施侵害人格权的犯罪行为的被告人 的,人民法院都应当依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进行审理;7犯罪行为引起的精神损害在司法实践中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在内容上缺少这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