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条,修改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 作证。 第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第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7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请示汇报,其 结果自然使院长、上级法院的监督流于形式;再如由于检察院对一个判决是否抗诉往往规定了严格的条件,按照司法实践中的说法,没有120%的把握,就 均未作限制,民诉法第182条、最高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解释第73 条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时效限定为裁判生效后两年内提出,但法院、检察院依职权提起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04.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证据能否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新的证据?若按照该条去操作,当事人不打二审打再审的情形将无法限制。因此,应如前所述,表述为一审裁判生效后新发现 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年版,第354 页。 [2]王惠岭:《论终审判决权威性的维持》,载《法律适用》2003 年第5 期。 [3]邬红旗:《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72.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困难,如整个执行程序尚未终结,而人民法院对某一特定标的物执行结束,案外人能否再对该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现行法律未能解决。3、被通知履行债务的到期债权, 诉讼地位,争议颇大,笔者认为对案外人的保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再审撤销原审生效判决,驳回原胜诉者请求案外人另行起诉原审当事人;第二种是再审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7.html -
了解详情
种理解,而根据前述理由,当然应做后一种理解。 四、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衡平:诉讼时效抗辩权的行使阶段 当事人能否在任何审理阶段均可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份或全部执行完毕的情形下,社会交易秩序已经因生效判决的作出趋于确定。如果仍然对义务人基于诉讼时效抗辩权提出的再审申请予以支持,则不利于维护司法程序的安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9.html -
了解详情
第186条的规定,受指定的法院应适用二审程序审理。在此情况下,受指定的法院能否依据《解释》第38条的规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如果允许的话,那么此处 自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计算,但当事人在判决、裁定生效之后才知悉再审事由的,自知悉之日起计算;判决、裁定生效后经过5年的,不得申请再审。[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小娥(系刘英芳之养女)、刘蔚华各继承一半。终审判决宣告后,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受理刘小娥申诉后委托公安部、陕西省公安厅对这份存在诸多疑点的遗嘱进行了鉴定, 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因此,世界各国主要是通过上诉审程序来纠正错案,而对改变生效裁判的再审则设定了严格的程序,即只有该裁判被认为有错误,且是比较严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本院管辖,是否属于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请求,债权人是否负有对待给付义务、支付令能否送达债务人等。后者主要审查债权债务关系是否明确,请求是否合法。 人民法院应否对 如何处理的司法解释中,对支付令不得申请再审的规定,值得商榷。首先,支付令在异议期届满生效后,即具有与确定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对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88.html -
了解详情
国外,理论上一致认为诉讼和解有终结诉讼的效果和执行力,实务上也基本认可诉讼和解生效后与判决具有同样的效力。但对诉讼和解是否有既判力则有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 ,变更既判力的含义(本来只针对主文)。因此,将来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是能否扩大再审事由的范围?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如何?变更既判力的概念之难点何在?有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57.html -
了解详情
第186条的规定,受指定的法院应适用二审程序审理。在此情况下,受指定的法院能否依据《解释》第38条的规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如果允许的话,那么此处 自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计算,但当事人在判决、裁定生效之后才知悉再审事由的,自知悉之日起计算;判决、裁定生效后经过5年的,不得申请再审。[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