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手段为迅捷地送达此类文书提供了技术手段,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非但不会限制程序保障,反而能提高程序的效率。此外,在送达 上诉制度 按照我国现行司法解释,纠正民事保全中的错误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途径,由法院自身解决,即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诉前保全裁定和在执行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2.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不同性。依立法本意,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定位是:1.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诉讼程序(包括审判程序、执行程序及审判监督程序在内)正常进行;2.由人民法院依 典型的规定是民诉法第102条第6项,即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可以视情节给予罚款、拘留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与民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8.html -
了解详情
集中审理。案外人、当事人认为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错误的,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13、行政非诉案件、行政诉讼 机构在办理民商事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除依法缺席判决等无法准确查明当事人身份和地址的情形外,应当在有关法律文书中载明当事人的身份证号码,在卷宗中 ...
//www.110.com/fagui/law_386632.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法院设置若干个监督者,以便于保证裁判的正确性。这一点,从民事诉讼法本身将这一救济瑕疵生效裁判的程序称之为审判监督程序也足以可以得到证明。因此,现行再审 几乎没有二个国家不是以法院的裁判作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文书,来界定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就使裁判的公正性成为评价民事诉讼解决争议目的实现与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7.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民事权利义务争议而引起的民事案件,都可适用调解方式解决;从诉讼程序上来说,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中,都可适用法院 的应当应允。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5.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审判活动中,由于片面地追求有错必纠的补救思想以及对实现民事诉讼公正的固有陈旧、僵化观念,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立法不尽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审判监督 的;(6)作为裁判依据另一裁判或行政机关的决定被依法撤销的;(7)作为裁判证据的文书或物证系伪造或变造的;(8)本案裁判与已生效的相关裁判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才有权审理抗诉案件,结合民事诉讼法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规定,很明显,只有第三种观点才符合《人民法院 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11.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的优势,同时展开抗诉案件审查工作,相关法律文书以市分院的名义作出,对当事人的送达则可视具体情况由市分院完成或者由基层院以接受市分院委托的名义 能动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在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下,不必僵化地拘泥于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在审判监督程序中的职能定位,可以进一步向司法能动主义倾斜,探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化和形式化。但是,整体而言,立法者寄希望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审判监督程序来解决申诉难问题,是较为天真和幼稚的。且不说这次修改根本无法解决申诉难问题,单就 裁决和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裁定不能成为再审程序的对象。对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虽然对诉讼程序是否启动具有重大影响,但由于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40.html -
了解详情
确有错误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这说明我国原本已有执行异议制度 ,但仅仅是原则性的规定 ,且此时的保护主体仅为案外人。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 》 第 情况报告给他人 ,报告给社会。但是新的民事诉讼法将此作为对不执行法律文书的一种强制监督措施 ,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革。这个规定旨在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