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分工协作,国家管理与地方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特点。[7]一方面,在环境保护中,国家将自己置于管理者和保护者的地位,并将这一角色分配给环保部门、海洋 得以维护,并能够推动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环境法律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有效推进。 (四)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不足以保证公众参与保护社会公共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16.html -
了解详情
极强的行为,普通消费者无法真正参与其中,现行法律的这种规定,显然不可能满足公众参与的客观需求。 笔者认为,在环境标志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应强调越早越好 、未能体现受益性课征原则。[13]但消费税毕竟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今后,除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增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61.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团体较少,司法的独立性仍然较为脆弱等国情,我国更应当采取一种被动式的行政性参与模式,强调政府流域产业布局规划部门在公众参与中的主导性作用,同时辅之 》(哲社版),2008(1) [10] 饶世权.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8) [11] 〈日〉谷囗安平.程序正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32.html -
了解详情
公众的环境意识,对于促进政府与人民在环境保护中的合作,对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民主原则得以发展的力量之源主要有两个:公民环境 真正参与环境管理、监督及检举,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系统、明确的规定。实践中,我国公民环境总体意识低,参与程度低,公众参与缺乏法律保障。因此,在我国环境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14.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的居所地,而且是其维持生计、经济的重要要素,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法主要关注地力;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 污染防治方面权利和义务,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实行环境污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企业、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中,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89.html -
了解详情
: 一是价格决策听证, 二是城市规划听证,三是环境保护公众听证[28],而许多涉及到公民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尚未实行行政听证制度。这与西方国家对行政 获得主体意识,从而带来相应的认同感[65]。践行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基础性的制度供给是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66],而关键性质的制度包括听证制度以及民意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0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解决都已有法可依。但在环境法制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环境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实际效能尚未达到人们的预期要求,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 就是环境民主。在中国,就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29.html -
了解详情
持续发展的需要,作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以减轻、避免因政策不当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6]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至于立法 ,择优而行,随机应变,力争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比较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是世界上最早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4.html -
了解详情
评价制度为什么会形同虚设? 在经历了这场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战争之后,在PX项目迁往别处之后,其实很难说在场战争中谁胜谁负。但有一点也许可以确定所谓的环境 研究兼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的施行》[J],《法学评论》,2004年第二期 [5]黄一绥、邱建斌,《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及其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28.html -
了解详情
其余环境单行法一般比照基本法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鼓励公众参与和听取公众意见的条款。 3.专门规定。目前只有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 认为,为体现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作用于环境保护,应在环境基本法中增设一章关于公民和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权利义务规定; 二是在管理机制上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2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