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樊崇义主编的《证据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台)骆永家著《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版。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01.html -
了解详情
采此说。日本的最高法院的前身即为大审法院。 [20]参见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页76;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80182。 [21]杨建华等:《民事诉讼法新论》,三民书局总经销1981年版,页374375。 [22]普维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28.html -
了解详情
均采此说。日本的最高法院的前身即为大审法院。[20]参见骆永家:《民事举证责任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页76;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80182。[21]杨建华等:《民事诉讼法新论》,三民书局总经销1981年版,页374375。[22]普维庭,见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之性质的义务说进行了证成。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对三种民事举证责任之性质的学说进行驳难和证成是从实践的、发展的、系统的 刘加良(1981-),男,山东日照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 【参考文献】[1][2][3][4][5][6][8][9][10][11][12][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78.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不及时提供证据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6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一时不能提交证据的 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489页。 [6]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7]陈桂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8.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不及时提供证据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6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一时不能提交证据的 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489页。 [6]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7]陈桂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27.html -
了解详情
做出这一行为时应承担某种结果。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司法解释,该解释对于 责任实行倒置。 综上所述,遵循哲学上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对于民事举证责任分配标准必须有一般性的规定,再加上特殊情况下的例外规定。形成一个以静为主、动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16.html -
了解详情
新思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页199。 〔54〕 假定当事人A应承担证明责任,如果法院强行认定A的诉讼请求依据的事实为真实,则意味着剥夺了对方当事人B依据 〔77〕 陈刚:同上注8所引书,页298。 〔78〕 李浩: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哲学思考,载《政法论坛》1996年第1期,页36。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63.html -
了解详情
优化,尽可能地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争取最大化的社会效益。[6](P259) 举证时限制度通过对故意拖延诉讼的规制,有效地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时限制度(J)人民司法,2002(5) [12]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郑铭勋(1979-),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7.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的事实,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这一规定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民事诉讼以保护当事人“私益”为主的同时也注重“公益”目的实现的特点。 ②、法官服务职能 探讨至此为止,敬盼醍醐高论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 柴发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