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述情形也并非绝对地属于轻微刑事案件。比如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如果不是情节严重,其法定最高刑为三年 打击犯罪的力度,而且在适用法律上还存在冲突,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此,对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应当授权人民法院进行审查时,实行繁简分流,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36.html -
了解详情
的辩论原则,也可以单独表述为当事人提出证据原则。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4] 。 [6] 这一意图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行法[1991]19号,以下简称《贯彻意见》)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393.html -
了解详情
,将难以保证以不告不理为原则、需要依靠当事人的起诉行为来启动的民事诉讼程序能够被公众所亲近和利用,国家司法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但即便如此,诉讼参与者 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五章。 [2]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0 页。 [3]樊崇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51.html -
了解详情
都不敢单独作出某种权利处分,而是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这就使得调解的过程延长、难度加大。 四、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衔接的构想 针对前文对人民调解的 或审判。 【4】《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见》,2004年2月13日。 【5】《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54.html -
了解详情
呢?如何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向当事人行使释明权,阐明提起民事诉讼的重要性和意义,若该当事人同意提起民事诉讼,就应当先中止行政诉讼,待相应的诉讼 民事判决申请房产办证机关变更房产登记,而无须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关系为基础关系的案件。如果是行政庭审理该类案件,就直接审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如资格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后,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则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有关当事人同时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这就决定了行政诉讼的复杂性及其与民事诉讼的交叉性。 二、实践中,两大 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的受理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6]12号《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3.html -
了解详情
的辩论原则,也可以单独表述为当事人提出证据原则。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4] 此 。 [6] 这一意图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行法 [1991]19号,以下简称《贯彻意见》)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重要前提。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但在司法实践中,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行探讨: 诉讼。《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必须查明有无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检查院只是查明受害单位或组织有无提出经济赔偿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4.html -
了解详情
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既然规定允许当事人另行提起 明确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另外,我国司法界也认为法人无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条款,理论上和实务中一般都认为,我国民事诉讼实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也即当事人不仅可以在庭审前提出证据,而且也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出 发生了变化,故有必要重新指定举证期限。[1](P203)对于上述规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是:其,在上述情况下,只规定了法院可以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