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予发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孟建柱二○○八年八月十七日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目 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辖第三章报警和受理第四章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第五章调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现场处置和现场调查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四节检验、鉴定第六章认定与复核第一节道路 ...
//www.110.com/fagui/law_318886.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章 管 辖第三章 受 理第四章 简易程序第五章 调 查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现场调查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协查第四节 检验、鉴定第五节 交通事故 门对当事人复制的材料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第十章 附则第七十四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 ...
//www.110.com/fagui/law_108067.html -
了解详情
”。 也就是说,交警的第二次责任认定也符合法律规定。这里有一个量的把握问题,逃逸者从“主要责任”变成了“同等责任”,其事实相同,依据依旧,只是减了一个等次, 《批复》的效力。 如此看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第一,责任能够认定的,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682.html -
了解详情
一)轻行为不认定自首而重行为则认定自首有违形式逻辑规则。 比较交通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与交通肇事逃逸后向有关机关投案两行为的轻重,显然是交通肇事 《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法律适用中的程序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法律适用中的实体问题。这一决议规定了刑法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6.html -
了解详情
一)轻行为不认定自首而重行为则认定自首有违形式逻辑规则。 比较交通肇事后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与交通肇事逃逸后向有关机关投案两行为的轻重,显然是交通肇事 《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解释法律适用中的程序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法律适用中的实体问题。这一决议规定了刑法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25.html -
了解详情
此案的部分调查,不能就此认定本案存在程序违法问题。综上,虽然司法实践中很少碰到此类案件,但牛某的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应该以该罪名对其 ,将该案归入海商案件处理范畴,显然是错误的,将导致牛某逃避法律追究的后果。关于此案是否构成逃逸问题,笔者认为,牛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确认是否构成海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283.html -
了解详情
了复核受理方式,修订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和定责规则等。以往处理交通事故,有“双人办案”规定,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提出简易 程序的交通事故可由一名交警处理 如可以随时查询事故情况,公安部可以统一查看事故的情况。范立指出,目前全国的交通事故统计,基本上是各地报上来的数据,是否存在不如实的情况无法确定,有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012.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想法就是逃跑。本案的驾驶人完全有条件报案,完全可以下车救助伤者。在肇事车辆驾驶人本被收费站抓获后,回答派出所公安人员讯问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撞车了。 要求,事实求是的加以认定。 (2)〈〈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4条,已经定义:交通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5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时更是直接援引了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⑺该法第83条对水上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直接援引了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规定。⑻相比上述《中华人民 在现有刑法已有明确规定且刑法的相对稳定性来说,在适用《刑法》第133条处理水上交通肇事行为时还是不应突破刑法规定的量刑上限为宜。若水上及道路交通事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54.html -
了解详情
自行处理。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办理。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协查 第三十四 批准。 第四十条 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9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