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判断可迳行强制执行,无须法院为执行裁定。随着各国仲裁制度的相互借鉴,尤其《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下称《示范法》)大大推动了各国 仲裁法一样赋予仲裁员与仲裁庭以广泛的权力,突出表现在:没有赋予特定情况下的仲裁程序确定权-这种权力甚至得到1996年英国仲裁法的确认[10]; 没有赋予仲裁庭在当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02.html -
了解详情
时遵守法律规定.并赋予法院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监督仲裁的权力,这表明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性正在增强。在我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 还有一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在民事诉讼法第 217条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国内仲裁机构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096.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的案件中,就有当事人以此为理由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在申请人新博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被申请人KindFullLtd.一案中,申请人称其已向被申请人支付了303 当事人的意思是将协议项下争议的管辖权的权力赋予仲裁庭。鉴于合意因素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居主导地位,法院审查应限制在最低限度,应该尽量满足当事人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9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规定了其他附加条件。例如,根据英国1996 年《仲裁法》第32 条的规定,在仲裁程序开始后,法院所受理的对仲裁庭就其管辖权所作决定的异议,必须有该 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法院具有更大的权威性。然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开始后,任何一方如果对仲裁机构或仲裁庭的全部或部分管辖权有异议,应及时提出,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97.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判断可迳行强制执行,无须法院为执行裁定。随着各国仲裁制度的相互借鉴,尤其《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下称《示范法》)大大推动了 仲裁法第47条规定,在“中华民国”域外或在“中华民国”域内依“外国”法律作成之“外国”仲裁裁决[20]应由司法机关基于“互惠原则”予以“承认”后,才能在台湾获得执行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49.html -
了解详情
知道该惯例为标准来确定该具体当事人是否理应知道。根据联合国秘书处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草案文本的解释,如果满足这一条件,就可认定当事人理应 ,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合同准据法;第二,当事人协议将合同提交国际商事仲裁;第三,当事人授权仲裁庭公正裁决他们之间的争议。这几种情况都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10.html -
了解详情
谁承担,如何承担。最后这种费用的分担应在裁决书中反映出来。 (2)当事人交换仲裁文件的次数以及时间限制。 (3)使用专家证人的有关事项。 (4)三人仲裁庭对程序 通过协议改变法律或规则的规定,现在则不同了,特别是国际仲裁,各国的法律和各国际商事仲裁规则都许可当事人可协商一致变更法律或规则上非强制性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5.html -
了解详情
。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讨论《条约法公约》草案的过程中,某些委员为能获得国际强行法的识别标准付出过努力,然而收效甚微。比如国际法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倾向于认为 的实践难题。这个难题于理论上的悖论是,一方面,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而另一方面,强制性规范要求予以尊重或直接予以适用,而不考虑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10.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有力保障。另外,实践中也出现过仲裁机构和仲裁庭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劳动而主动中止仲裁程序的案例。按照各国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如果一方当事人率先将 做出裁定有其充分的理由。可见,在以保守而著称的英国,对仲裁庭做出的关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管辖权的决定提出的司法复审,有着严格的限制。此项限制说明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36.html -
了解详情
该惯例为标准来确定该具体当事人是否“理应知道”。根据联合国秘书处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草案文本的解释,如果满足这一条件,就可认定当事人“理应 ,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合同准据法;第二,当事人协议将合同提交国际商事仲裁;第三,当事人授权仲裁庭公正裁决他们之间的争议。这几种情况都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