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实践中后者却常常被当成是上级法院二审和复核的终极目的。实践中,如果二审或复核中将死刑改判为死缓或者发回重审,一审判决就要被认定为错案,原审法院 问题要么关注不多,要么仍然停留在鼓励适用的阶段。概言之,在外部环境对于慎用死缓刑问题缺少足够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刑事司法者作为具有特定思维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34.html -
了解详情
批准,延期审理。在审判阶段,司法精神病鉴定不计入审理期限。死刑复核,没有规定期限,改变管辖案件,重新计算审理期限。补充审查案件,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案件,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且没有规定发回重审的次数。因此,除案件存在上述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是否构成超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9.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款保留。 (2)明确禁止上诉变相加刑 实践中通过发回重审变相加刑的现象严重,对此应明确禁止。可以规定除了发现新的犯罪 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3)增加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自收到死刑复核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应当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辩护人查阅、复制、摘抄案卷材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肯定有些案件在被推翻原判、发回重审后,初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判并无错误,因而再次作出死刑裁判。这类案件被上级法院推翻,因而应当 中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对不超过10%,因而相对于全部刑事案件而言,死刑复核程序改判的比例通常不超过3% (30%10% )。就审判监督程序而言,改判率通常更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0.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侦查阶段可以有这么多延长。下面来看审查起诉阶段。正如我刚才讲的那样,审查起诉阶段,一审二审阶段,包括死刑复核阶段没有任何期限,完全依附于办案期间,办案期间持续多 被逮捕以后经历了4次一审审判、3次二审审判,多次发回重审,到现在还没有判完。94年的案子到现在还没有判完,羁押期间就随着诉讼期间一直延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0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并适用法律对案件作出实体处理。这就使刑事诉讼的事实认定形成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审前阶段和审判阶段。 从形式上看,审判是在侦查起诉审判的事实认定行为 或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的情况在有些地方较为普遍。而在指导思想上,似有过分强调二审、再审以及复核审的救济功能的倾向。例如,最高法院在死刑案件审理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6.html -
了解详情
吸收公众存款的就轻多了,因为最高才10年。最后我听说这个案件前3名被告到最高法院死刑复核的时候,第三被告好像保住命了,第一、第二被告都执行了死刑。这就可见此 这个小伙子把女的给掐死了,一审、二审发回重审都是死刑。本来审委会第一次讨论的时候是决定给他判死缓的,一是证据上有点欠缺,再一个是过去这么多年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47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有助于发现事实真相,实现司法公正。改革和完善发回重审制度,防止法院之间踢皮球,损害当事人诉讼权利。增加质证、交叉质证等规定,进一步强化审判程序的对抗性。此外,《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死刑复核程序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意见,且最高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刑诉法的修改,一定要增设量刑程序。 二是关于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对于这三个诉讼程序在1996年刑诉法修改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二审程序中全面彻底贯彻和实行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对于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当规定明确的范围、条件、发回的次数,以保障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彻底贯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9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与此相适应,在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同时,还要求死刑案件的二审要开庭审判。以前90%的死刑案件不开庭,在很多情况下,法官连被告人的面都 到二审时才发现证据上有瑕疵、有问题,导致发回重审,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效果,并导致被告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所以这次刑诉法修改,各界达成共识: 要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