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1985年4月13日的《民法总则(内部讨论稿)》,(109)该稿第四章名为民事法律行为,计8条(第4855条)内容,其中,第48条为立法定义:民事法律 首创,以服务于法治国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之目的。(211)许宗力指出,行政行为概念指涉极为广泛,兼跨实体法、程序法、执行法与救济法领域,并且在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58.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以一为十,对事实无限的夸大和添加,导致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笔者虽不敢妄言虚假广告与当前的浮夸风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二、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 (一)合同的特点 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设立、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21.html -
了解详情
来保障这种行为的正当性,显然是程序保障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律行为和诉讼行为的概念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中世纪时代。当时的德国自然法学者内铁尔布拉特( 论作为前提。可是,在诉讼法上利用民法的规定时,必须存在两个前提,一是民事法律行为与诉讼行为构成要件的相同,二是私法规定是一般性规定,不是特殊规定。可是这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行为理论的第二个渠道就是1949年之后我们对前苏联法学的全部承受。前苏联法律的基本概念体系也是来源于德意志法系,不过很遗憾的是前苏联法学按照计划经济的 的意思表示为要素而发生意思表示内容要求的民事法律效果的合法行为。[4]王利明:民事法律行为,简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77.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缺陷,以及相悖于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等,我们在《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质疑》一文中,已经作过概略的分析。据此,我们主张,不但 合法的可能,又有不合法的可能。这就使得法律对于法律行为继续加以规范成为一种新的不可省略的必要。然而,意思内容的合法与否,客观上有待于意思内容披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40.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对价条款还是非对价条款,都是行为人的意思表示,都是法律行为内容。行为人可以为自己意思表示中的特定行为条款附加限制条款,无偿取得财产权利之法律行为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七六条:“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到来时生效或者解除。”[29] 大陆《合同法》第四五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94.html -
了解详情
.48. [36]Cfr. G. B. Ferri, Il negozio giuridico,op. cit.,pp.35-36. [37]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36-42。 [38]G. B. Ferri, Il negozio giuridico,op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095.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学发展上的骄傲。对此,我们看看还在台湾生效的民法典的有关内容,就能清楚地掌握。 引进法律行为理论的第二个渠道就是1949年之后我们对前苏联法学的全部承受。 的意思。但在行政法上哪有交易?从这个名词的原意,也能看出行政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这些概念都是不科学的。 (3)立法不承认准确的意思表示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6.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它的精神和内容内化在传统中国人的思想、制度和行为模式中,形成民族的心理结构。唐代经济民事法律的支柱,国家之外即是礼教。这 与不发达,依现代解释,显而易见与商品经济对财产关系的限定有关。唐代物权、债权法律的不发达客观上根源于简单商品经济所形成的简单财产关系。同样,传统中国重义轻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5.html -
了解详情
本身没有太大意义。 [5](p.651653)梅迪库斯更为关注的是行为基础与法律行为内容、法律行为解释、意思表示错误、履行不能、不当得利等概念的辨析。为了让行 、等价有偿原则(客观要件)。在以上四个案例中,案例四符合显失公平民事法律行为的客观要件,但不符合主观要件,在订立合同时,饮食公司并没有利用自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