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仅有抗诉职能,没有起诉和参诉职能。而且,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诉职能无论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定位 ,如有权决定是否参加诉讼,提出证据,阅读案卷,向法庭提出自己的意见等,从而更有利于法院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发挥检察院在此类诉讼中的应有作用,切实维护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必须照此予以认定。这种事实称为自白事实,法院受自白事实的拘束。(3) 原则只能就当事者提出的证据进行调查[2]。也就是说,即使法院可以依职权主动收集调查 关系。其不足之处在于它只规定了当事人有权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没有像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那样对法院和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34.html -
了解详情
混乱和迟延,同时,对方当事人会基于信赖利益,相信事实已被确认而放弃收集、提供证据,一旦自认被允许撤回,对方当事人必将重新承担举证责任。这样,会给对方当事人 社会的公序良俗直接相关。因此我国民事诉讼中对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排除适用自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一款规定:“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38.html -
了解详情
略论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 张柯 前言:辩论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所有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原则和程序。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人们的 都必然想尽办法,竭尽全力去搜集和提出所有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这样,利已的心理趋势成了法院解决诉讼的杠杆,轻易地推动诉讼的发展。这样做,一则可以防法官在搜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4.html -
了解详情
“谁主张,谁举证”这一说法,[8](P. 187-188) 或者将该规定置于被批判的地位。[9](P. 199-207) 2、双重含义说。该说认为证明责任一方面要当事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8]李浩:《民事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参见陈桂明、宁英辉主编:《2001年全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的诉权理论研究? 西北政法学院 2000级诉讼法 张 婷? 内容摘要:被称为民事诉讼理论上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诉权理论一直是学者们力求探明的 重要 证据为前提,法院不主动去调查当事人未申请的证据,当事人在证据的收集和调查方面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如申请权、质证权等等,这符合现代诉权理论程序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4.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而《规则》第十二条也只将这四种情形作为立案的法定情形。即使当事人有新的证据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被拒绝后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在审查时若发现 诉讼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鉴于检察人员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地位,应称之为检察长或检察员较为合适。 对于检察人员在法庭上的席位,有学者撰文认为“应是审判席的右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0.html -
了解详情
其性质而言,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诉讼中的自认均具有证据法则的性质,亦即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作用,其法定效力在于可以限制争执以及举证的 价值目标的实现。同时可以预见,我国立法的滞后势必会对我国涉外诉讼产生不利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之内涵及其效力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5.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而《规则》第十二条也只将这四种情形作为立案的法定情形。即使当事人有新的证据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被拒绝后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在审查时若发现 诉讼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鉴于检察人员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地位,应称之为检察长或检察员较为合适。对于检察人员在法庭上的席位,有学者撰文认为“应是审判席的右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60.html -
了解详情
其性质而言,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诉讼中的自认均具有证据法则的性质,亦即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作用,其法定效力在于可以限制争执以及举证的范围 价值目标的实现。同时可以预见,我国立法的滞后势必会对我国涉外诉讼产生不利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民事诉讼中的自认之内涵及其效力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