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具体规则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各地法院审判实践中做法各异。笔者认为,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后,下列几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注意: 一、应否重新开庭审理 日起算。 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案件从简易程序转入普通程序后,虽然适用的是不同的程序,但是案件并不需要重新立案和重新送达起诉状副本,这些工作在简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35.html -
了解详情
大多数国家,独任制和合议制并非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区别。这部分案件,实际上仍属普通程序的范畴。也就是说,原来基层法院适用的简易程序应当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的当事人大多缺乏法律知识且不委托律师,法院应设专人对其进行指导,或让立案人员承担此项法律辅助工作。其二,设专门的值班法官和书记官,对双方当事人同时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4.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的新路子,实践中不应缺席判决的缺席判决;应当告知和保障的诉讼权利不告知或者不保障;不愿调解的强制调解;有些案件立案后不到十五天就开庭审理,卷宗 程序本身,但反对在不能完全确保诉讼公正的前提下,为追求诉讼效率而简单地简化诉讼程序,随意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笔者认为,法院领导和审判人员都要全面提高对简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24.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司法、减少讼累,也有利于法院迅速审结民事案件提高审判效率,从而使司法审判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审视各国法律关于简易程序,其规定不尽相同,名目各异 适用范围。(1)以诉讼标的额作为确定简易程序的标准,是世界各国有关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确定上比较统一的标准,只不过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在有关具体数额确定上有所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1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数量和功能受限。根据《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等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这种规定从哲学层面上来看,无疑是合理的和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虽然一般要受该法律条款规定的限制,但是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派出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58.html -
了解详情
。2003年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明确将五类案件排除在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之外。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的选择。也就说当事人能协议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的只能是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二、简易程序的送达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其目的在于简化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99.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的简单性 当事人在起诉时,可以提供书面起诉状,也可以口头起诉。 2、传唤的方便性 原告起诉后,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随时 12件案件因适用程序错误,导致被中级法院发回重审。 2、简易程序举证期限不具体 首先,从立案环节,立案法官不接触实际案情,仅对当事人的诉讼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38.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程序作为例外。按照现行民诉法规定,基层法院只能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可是这一标准在可操作性上存在明显 如何确定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基层法院以简易程序为主的审理模式,则理顺了这种关系,案件立案后即以简易程序开庭,通过开庭认为事实复杂,关系一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3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可见,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规定是比较原则的。人民法院的基层法官们在实际操作中普遍认为该规定的 程序,由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 本条在理解和适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如何理解当事人就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32.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益与效率问题 强调效益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并重,究其实际还是出于对当事人诉权保障的需要。否则,即使我们在立案时能够保障当事人的诉讼发动权,在诉讼过程中能够 不妨在民诉法中设计单独的简易程序篇,这些有待于学者予以探讨和将来立法修改。 四、级别管辖的突破 简易程序是否仅适用于基层法院 从立法角度讲,能够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