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 (一)载明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的基本情况; (二)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 (三)提出行政复议请求的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签名、盖章和提出申请的 在材料补正期间,申请期限应当中止。 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补齐的,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从材料补正期满之日继续计算。 申请人有正当理由逾期未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882.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行政权行使的程序渠道,对权利受到侵害者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行政复议、行政申诉、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诉讼等程序救济。 实践中,由于各种利益大小轻重并不一致,有时还会 法律程序规制;二是通过立法目的、立法精神规制;三是通过法的基本原则规制;四是通过行政惯例规制;五是通过政策规制;六是通过裁量基准规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47.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的充分沟通和理解,使得当事人可以在法律的基本原则下努力寻求自己可以接受的公平利益,客观上更有助于行政争议的及时解决。尤其是涉及到相对人众多、诉争 中的事实认定材料作为证据,以避免造成先入为主的影响。 4.行政复议的调决分离。 为避免行政复议机关人员在调解不成后因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产生不满情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5.html -
了解详情
与行政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行政复议前置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关系的例外的模式。 其实,除了上述条款所确定的复议与诉讼自由选择型、复议前置型两种基本类型以外 在本质上具有同价性,二者之间和程序衔接关系直接反映了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分立与协调。如果设计不当,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就会出现相互侵蚀,进而导致整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违法判断采狭义(法院只能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参照规章。对于那些违背法的基本原则、精神、社会道德观念以及惯例的行为 法律行为、实体性行为、羁束行为、有限的裁量行为(仅限于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而且在诉讼时效、行政复议前置、行政最终裁决权等方面都受到不利影响;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1.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法,并按国务院、国家税务总局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通知,根据下管一级的原则在今年10月1日前对负责行政复议的干部进行一次专门培训, 使其尽快熟悉复议 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作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行政复议法》实施的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了依法治省的决定 ...
//www.110.com/fagui/law_204815.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权责一致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坚持在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下实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基本方向,明确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职责、人员编制、经费渠道 对案情复杂、矛盾较大、社会关注的行政复议案件,要依法进行调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增强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和效率。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156.html -
了解详情
更严格地纳入行政法治的原则和规则的约束下运作,人权保障更加受到关注和依法推进,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更加充分。 四、行政改革创新的基本路向和工作 行政诉讼法》,1990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1993年发布施行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4年通过并于1995年施行了《国家赔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45.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的主渠道,而行政复议的救济渠道正在逐步被边沿化。程序性、对抗式、复杂化的行政复议纠纷处理平台几乎是门可罗雀。三. 行政复议制度的设计基本沿袭西方国家三权 复议申请均不受时限、次数限制。进一步体现及时便民原则,大刀阔斧地压缩行政复议办理时限规定,基本时限设置为一个月,特殊列外情况再延长一个月。即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60.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的审查标准并不明晰,预留了随意裁量的空间。第二十二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 司法化进行讨论,有学者在总结出行政复议种种弊端(如:当事人不愿申请行政复议,不愿意不敢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十分普遍;行政复议的救济作用十分有限等等)后,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