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实践方兴未艾,例如2002年4月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8条第1款规定:交换证据的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 主体性,并应对当事人及程序关系人赋予程序主体性,即程序主体地位。这就是所谓的 程序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是立法者从事立法活动,法官适用现行法以及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63.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问题。 关键字: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 优势盖然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 证明标准及其他法律问题,这个预审庭组成人员可以是专门成立的一个庭,也可以聘请一些学者担任,仅就法律事项分析应适用什么证明标准及其他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规定》在农村司法实务中饱受抨击,其根源就在于此。 当前中国农村对司法有些特殊的需求,且会持续很长一个时期,这似乎违反了司法职业化、现代化理念,然而这确实 ,也应该承认其选择权。 主要参考文献: ①汤维建、陈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创新与不足》,载于《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82.html -
了解详情
,不够完备。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一开始便规定了当事人举证的内容: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看出,适用此分配原则的情形之所以特殊,除具有特殊法律构成要件之外,便是具有依一般分配原则可能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36.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证人参加民事诉讼有了进一步的规定,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比较系统地对证人作证的程序 》,载《中外法学》2006年第3期,第346页 。 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田平安:《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77.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上,德国著名法学家罗森伯格创立了法律要件分类学说。它被证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合理运用,为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所接受。(我国总体上属于大陆法系类型的国家 各自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了以下8种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12.html -
了解详情
届满之时,要求承租人返还租赁物。此案中,案件事实仅有一个,即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不法占有。在法律关系主张方面,出租人既可以基于租赁物返还请求权,又可以基于所有物返还 捕获一只兔子时也不惜搏虎之力。其二,是相关证据规则的要求。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1条中,明确了二审中可使用新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3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在农村司法实务中饱受抨击,其根源就在于此。 当前中国农村对司法有些特殊的需求,且会持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是许多中国职业法律人或法科学生往往不 与热情的角色定位之间进退两难。 主要参考文献: ①汤维建、陈巍:《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创新与不足》,载于《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②20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33.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院仍应予以审查和支持,笔者同意肯定说,主要理由在于: A、从实体法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没有提出时效抗辩权,不能视为抛弃时效抗辩权 我国民事法律并没有答辩失权的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2条规定了被告应当在答辩期间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但由于没有相应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97.html -
了解详情
当他希望运用这些武器成功地反驳对手时就常常会伤害到自己。 [6]所以,现代型诉讼中法官如果处于消极中立地位,做出中立裁判,就会以形式公正牺牲了实体正义 但并没有为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提供具体的制度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