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处分原则强调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辩论主义强调法院裁判受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约束,证明案件事实所需要的证据由当事人提出等;直接言辞 为保障当事人的听审请求权,我国应当完善送达制度,改进送达的方式。首先,规范公告送达的适用情况。公告送达应当只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形,受送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83.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及时制止这种行为才有可能避免重大损害或者危险的发生。之所以强调是暂时,是因为案件并未经过实体审理,双方的法律关系并没有最终确定,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加害行为, 人的行为而广泛适用的救济措施。在民事诉讼的领域,它不仅适用于侵害阻断制度所调整的为的行为,也适用于财产保全所规范的给的行为,因而无法与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81.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引起了民行科干警的怀疑。经深入调查,案件事实浮出水面:原被告双方合谋以虚假诉讼的形式,试图通过民事诉讼程序的合法外衣实现瓜分村集体财产的非法目的 诉讼蔓延的法律思考 1.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律规范规制虚假诉讼行为。在实体法上明确将情节严重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作为犯罪行为予以刑事处罚,对情节较轻的虚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50.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比较含糊或不完备以及当事人双方证据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风险,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往往会无视调解的自愿原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劝说,以达到顺利 效率,应规定调解期限,调解期限以10日为宜。 (三)规范法院的调解方式。我国民事诉讼及相关解释并未规定法院调节应采用的方式,实践中最为流行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0.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 (二)管辖权异议的主体 1.管辖权异议的主体范围 所谓管辖权异议的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 的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如何确定管辖权问题的批复》,对于当事人签订的虽有明确、规范的名称,但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与名称不一致的,应当以该合同约定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73.html -
了解详情
审期拖延 案件一旦发回重审,原来的判决就会被撤销,案件重新启动一审程序,对于民事诉讼来说,普通程序的审判期限是六个月,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 加以纠正,程序非正义并不必然导致非正义的判决。如果一审法院仅为一般程序违法,如送达不规范,在简易程序审判期限内未审理完结而又欠缺转为普通程序的,则无发回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10.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殊性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因此,在确定互联网上民事诉讼的级别管辖时,需要结合案件的特点和互联网社区的特殊性,具体情况具体研究。当然,由于有些 是法律价值的一个方面。建立互联网管理法,有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互联网络管理法能规范网上交往的秩序。就此,我国曾发布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条例》,但它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40.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妥的。实践中,对收受诉讼案件的法院应当如何通知异议人及收受诉讼的法院拒不移送时如何处理等问题方面缺乏统一、科学的规范,仅规定反映情况不足以解决审判 异议人以管辖异议权而非仅仅是可以提出意见;相应地,收受诉讼案件的法院对此应负有作出正式的民事裁定的义务,对此当事人有权上诉。 3、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83.html -
了解详情
,以维护公益,我国的检察机关更不能消极无为。世界各国规定的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型,也大多可为我国所借鉴,但根据国情,在确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根本性的问题。因为:支持起诉原则虽是民诉法的基本原则,但它仅为任意规范。对于侵权行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以支持起诉,也可以不支持起诉。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6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模式取代行政化模式,使那些决定司法化程序的基本原则贯穿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规范之中,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参与和及时的原则。公平意味着解决管辖权争议的程序在 的考虑或为减轻工作负担,同意管辖权下放。综观国外民事诉讼立法,并未有上级法院可以将其管辖的一审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的规定。下放型管辖权转移损害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