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违反程序收集、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另一方面是指某些事实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能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即“ 的制约,以及传统法律文化和法治的结构性问题的交互影响,我国的民事诉讼环境并不比一些发达国家优越,而与此同时,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又赋予了当事人较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游离出来,且具备超越当事人及其案件之地位;二是组织程序,即裁判机构在审判中须遵循的特定的基本程序规则,主要以听讯权为核心。对第一个特性, 私权性质决定了当事人自主。自然正义是民事诉讼程序运作的基础,借助经验主义哲学、基于自然正义演化而来的“法律的正当程序”是对抗制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对抗制是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8.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书面审理)。(四)法庭审理形式选择权,即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中规定,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公开审理。 和获得及时裁判权与公正和效率的民事诉讼价值高度一致。(一)当事人公正程序请求权,是指当事人要求法院及法官就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公正审判的权利。公正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6.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和执行回转而增加工作量。既然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终审判决、裁定的错误的规定,那么,在第二审程序中人民法院于当事人上诉请求之外发现了 的工作负担.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两便原则与处分权原则的关系,处分权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诉讼的基石之一,处于根本性地位,而两便原则则处于从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裁判的公正与正义,从而实现法律的公正与正义,实现民事诉讼的最高理念。这实际上是对公正的尊重,是对正义的肯定。尽管通过审级这种程序制度达到实体的公正与 不论争议标的额的大小,只要双方就所发生的争议达不成一致的协议,就请求法院通过诉讼的方式予以解决,因此,审判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为几百元、几十元、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4.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民事质证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利对证据材料进行质证的诉讼主体。在庭审中审判主体能否成为质证主体关系到法庭调查程序的设计并影响到庭审程序 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在这里,仅仅是说当事人对证据互相质证,并没有说人民法院也要对证据进行质证。第二,质证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更换等等。五、证明责任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的主干和核心问题,而证明责任又是其中最基本的问题。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初期,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落实当事人 出来,如果对方有证据,而无正当理由拒绝提出时,应当如何加以处理,这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问题。七、民事再审程序民事再审程序尽管只是民事诉讼中一个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3.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市场有相同之处: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和审判人员对于审判人员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信息)的掌握是绝对不对称的,如果审判人员不予介绍(披露),当事人就 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72页。(9)陈桂明著,《诉讼公正与程序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6月北京第1版,第4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1.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和司法解释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内容,规定、解释的不完善。首先,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但均未 的年轻制度,尚不能被国际社会所全面认识、充分了解,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还会产生各种误解。因此,需要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宣传,另一方面需要脚踏实地作好各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18.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都是具有司法解释权的机关,但由于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范围相当窄,仅仅是在抗诉监督问题上同民事诉讼发生联系,最高检察院对民事诉讼法 决定的,但有些内容,由于它们反映了民事诉讼制度自身的特点,对规范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法官的审判活动极其重要,各国民诉法一般都会对此作出规定。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