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第二,严格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和批准程序。第三,规定社区矫正制度。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 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实践中社区矫正机构是由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对此立法最好应当予以明确。 九、特别程序。增设以下四种特别程序:第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43.html -
了解详情
为:“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九十二、将第二百一十八条改为第二百 人民法院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修正案草案第八十九条、第九十三条) 3.增加社区矫正规定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增加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也依法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457.html -
了解详情
更强调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的实践理性立场,对刑罚执行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体现在:1.实行社区矫正。第一次将社区矫正的内容规定到刑法中,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2.增设禁止令的规定。首次规定可以由法院对犯罪人下达禁止令,这是刑罚个别化的一种典型表现。 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81.html -
了解详情
相济的刑事政策是由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明确提出并转化为北京市司法工作与社区矫正实践的,但这并未违反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精神实质,反而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刑罚结构、刑事司法构造等诸多方面的痼疾,不仅满足不了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矫正服刑人员的刑事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而且还可能会危及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78.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两方面的制度配合问题需要慎重考虑:一是如何实现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的有效对接。只有把这项衔接工作做好、做扎实,才能使得 寻求制度配合,发挥整体联动的合力。 首先,在司法实践中应当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与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的有效对接机制。可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且未成年人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8.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其中严打政策、两少一宽政策、职务犯罪预防政策、综合治理政策以及犯罪的社区矫正政策较具代表性。 (1)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政策,亦即严打 打击到打防并重、综合为治、标本兼治的治安治理思想的转变。 (4)犯罪的社区矫正政策。 这是2003年7月由两高和公安部、司法部共同提出的新的刑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6.html -
了解详情
幼子在家无人照看,江夏法院依法判其缓刑照顾幼子。昨日,江夏法院刑庭联合纸坊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李某进行了回访。 2009年4月,李某带着4岁的儿子到江 轮流照看。法官还了解到,李某偷钱是想为住院的母亲凑点钱。李某所在的社区矫正机构经过调查,认为李某犯罪前社会表现较好,建议法院适用非监禁刑。最终,江夏 ...
//bbs.110.com/thread-72281-1-1.html -
了解详情
公信力 一是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认真贯彻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 区矫正 犯罪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 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送法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3.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对独立性及广泛性, 这样才能保证其公正性,其可以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机构人员、人民陪审员、以及从事心理专业人员、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人员等 不足的部分,从而进行综合评价,于调查结束后形成书面意见,为罪犯的量刑、矫正、帮教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这样能更好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59.html -
了解详情
刑立法无疑是推行行刑社会化制度的法制保证。在我国,行刑体制的现状严重制约着社区刑罚制度的适用力度,而行刑立法的欠缺则使得整个刑罚执行活动缺乏统一性、规范性、 权力的重新配置,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前可以先着手做好《监狱法》的修订和《社区矫正法》的制定工作,前者解决监禁刑的执行问题,后者则解决非监禁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