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成年绝对不应适用死刑,更符合当今世界人道主义潮流。同时在存在着假释、减刑制度情形下,对于未成人判处无期徒刑一方面可以收到威慑效果,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因为刑期 ,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可命令教育处分;教育处分不能奏效的,科处惩戒措施或者少年刑罚。这一做法通常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用。我国现行刑法第1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7999.html -
了解详情
[6]规定:其中的不得判处是指死刑和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众所周知,我国规定的是有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刑法所规定的减刑、假释制度都是保证无期徒刑可以减为有期徒刑 全部享有刑法第54条所规定权利资格(即可能性)的人.哪怕是缺少一项,都不能作为刑事法律调整的对象。并且,剥夺政治权利应当是犯罪时具有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728.html -
了解详情
[6]规定:其中的不得判处是指死刑和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众所周知,我国规定的是有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刑法所规定的减刑、假释制度都是保证无期徒刑可以减为有期徒刑 全部享有刑法第54条所规定权利资格(即可能性)的人.哪怕是缺少一项,都不能作为刑事法律调整的对象。并且,剥夺政治权利应当是犯罪时具有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726.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一台机械运转的机器,正义的实现并不能和精密的程序与严格的行动画等号,因而,裁判工作是一项能动性、创造性较强的工作。裁判中,法官必须发挥其 规则;不少法院实行了公民查阅裁判文书制度;在处理申诉复查、执行异议、国家赔偿和减刑假释等事项的过程中, 一些法院引入了听证程序;有些地区法院在网站上公布法官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14.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检察机关发现,有13961名囚犯通过贿赂监狱官员得到了减刑,还有1233名囚犯以行贿手段获得假释,2642名通过行贿被批准保外就医。[8]可想而知,刑事责任被漠视 妥协,以保证基本的正义(能将犯罪者绳之以法,但不一定罚当其罪)的实现。[14] 如果说,坦白从宽和抗拒从严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 执行的监督和有效的运行机制,防止罚金执行案件的无人过问,最终导致的终止执行后果。如果罪犯隐藏了自己的财产,可以把是否缴纳罚金作为减刑或者假释的条件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59.html -
了解详情
及条件 凡是在刑事诉讼中是一定诉讼职能的主要执行者,可以影响一定人的诉讼关系,对一不定式诉讼程序的产生、发展和结局能起决定性的影响或作用的机关和诉讼 、罚金、没收财产等刑罚的执行。某些罪犯在执行中又发生诉讼问题,如减刑、加刑、假释等也由人民法院负责审核裁定。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任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41.html -
了解详情
迄今最全面的是美国犯罪学家约翰戈姆在《刑事和解计划:一个实践和理论构架的考察》一文中所提出的恢复正义理论、平衡理论与叙说理论。{2}我国有学者在考察 ;在庭审阶段,可以作为从轻、减轻或判处缓刑的依据;在行刑阶段,可作假释或减刑的条件之一。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和解,应以被害人与加害人是否达成谅解协议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8.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检察机关发现,有13961名囚犯通过贿赂监狱官员得到了减刑,还有1233名囚犯以行贿手段获得假释,2642名通过行贿被批准保外就医。[8]可想而知,刑事责任被漠视 妥协,以保证基本的正义(能将犯罪者绳之以法,但不一定罚当其罪)的实现。[14] 如果说,坦白从宽和抗拒从严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刑事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探寻、改革与前进的步伐,还需要构建、完善与运作各项法律制度,以为实现和稳定该一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与践行保证。在此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完善与 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逃汇罪、洗钱罪、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