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有犯罪目的。对犯罪既遂的评价不能脱离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因为犯罪既遂就是犯罪得逞,得逞与否关键在于犯罪人的主观意志是否满足。行为人 第119条的适用条件,如何适用第119条的法定刑?运用逻辑学上的归谬法可以证明,认为同一个罪名既是危险犯又是实害犯,行为人自动消除危险状态构成实害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722.html -
了解详情
及刑罚轻重适用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认为,从刑事责任年龄是为了解决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是否具有辨别、控制能力这一点上来看,应当认为,以行为时被告人的实际年龄为准去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惯犯、有前科或者被劳动教养二次以上的;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犯罪后拒不认罪的。 (4)免予刑事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9.html -
了解详情
得以上升为法定犯罪。所以,仅从司法的角度来看,立法上所确立的犯罪构成要件也应当具备证据的可证明性,这就要求刑法条文表述的罪状更加符合或者说接近事实犯罪的情形。 教唆人对于所教唆之罪未发生既遂结果是否有认识、是否违背其本意:在不能犯之陷害教唆,教唆人对于被教唆人依其教唆而实施犯罪不可能既遂是有预见的,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1.html -
了解详情
:(1)在定罪活动中,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目的是协助检察机关向法庭证明发生了犯罪以及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在这一阶段,被害人陈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犯罪行为 的意见或未能进行充分说理有着密切关系。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说,法院在判断被告人是否有罪问题上可以不考虑被害人的意见的话,那么在对被告人如何量刑的问题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5.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方法;(2)性格特点、道德品行、智力结构、身心状况、成长经历,即有无犯罪前科,成长过程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如勒令退学或父母离婚、早逝等 主观恶性、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等,综合衡量其社会危险性,确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慎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74.html -
了解详情
在技术上尚无法实现,因此,刑法只能关注那些明显偏离正常情况并由客观事实所证明的人身危险性,将之作为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 、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等,而影响处罚轻重的酌定犯罪情节主要有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 基本法定刑体现了行为刑事责任程度的类型化差异,然而,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00.html -
了解详情
,而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有犯罪目的。对犯罪既遂的评价不能脱离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因为犯罪既遂就是犯罪得逞,得逞与否关键在于犯罪人的主观意志是否满足。 第119条的适用条件,如何适用第119条的法定刑? 运用逻辑学上的归谬法可以证明,认为同一个罪名既是危险犯又是实害犯,行为人自动消除危险状态构成实害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6.html -
了解详情
上班(俗称“老验),然后离开,接着孙小斌自称是驻马店的人,过来问老头附近是否有古币市场,想把他手中的古币换成人民币,并拿出一张面额100元的古币 山阳枫源旅社的住宿登记的情况。(7)书证:年龄证明、抓获证明、被告人孙不井前科刑事判决书、释放证明、沁阳市公安局查询存款通知书回执、魏新鲜退赃证明、领赃证明 ...
//www.110.com/panli/panli_19842094.html -
了解详情
今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权交于他们自己,让他们在设定的期限内用自身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选择。这样,他们既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同时也使得其感到了责任, ,检察机关应综合以下几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后是否有自首坦白的情节;是否有揭发同伙的犯罪行为;有无逃跑或毁灭、隐藏证据、串供、翻供等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922.html -
了解详情
在技术上尚无法实现,因此,刑法只能关注那些明显偏离正常情况并由客观事实所证明的人身危险性,将之作为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 、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等,而影响处罚轻重的酌定犯罪情节主要有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 基本法定刑体现了行为刑事责任程度的类型化差异,然而,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