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对此可当延长提出答辩状的时限①。这样一方面可以迫使当事人积极主动地参加审前程序,提高诉讼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 3、完善证据交换制度,在 诉讼的基础性工程,又涉及诸多制度的完善,因此应借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契机从宏观上重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并在立法中具体地完善其它配套制度,使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 刑事诉讼法规定谅解程序,这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犯罪和同态复仇倾向。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适当扩大民事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 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 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在派出法庭巡回审理就地办案时尤其显得突出。 其次是简易程序的程序设计上颇有疏漏,《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 要规定适当,标准过低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标准过低,限制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07.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使诉讼的公正性、科学性大大加强。 (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体现了对程序正当性价值的追求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确立了超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之后 、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合议庭职责。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举证制度、庭审方式、合议庭和独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6.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决定,至迟不得超过6个月。该解释的规定已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致,决定再审的,以再审程序进行审理,不符合再审条件的,驳回再审申请。所不同的 终审的制度紧密相连,如果能对再审案件真正实现一审终结,那么,构建独立的再审程序必不可少。 十、关于再审能否加刑问题 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内容,第185条、186条具体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权利划分,即: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 审裁判就应当是具有终局效力的确定的裁判。但是,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再审程序制度,这样一种原本应当具有终局效力的确定的裁判,在特定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61.html -
了解详情
依职权可以提起再审、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依法可以抗诉,从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审理裁判不当的案件。也就是说,法律在二审终审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一个纠错和 大概的、粗略的规范。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在1991年制定的《民事诉讼法》设立的审判监督程序方面,就是只有笼统、粗略的法律规定,而没有具体可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陶醉于那些并不令我们乐观的数据化的成绩,进而津津乐道于名不副实的改革,则民事执行制度将会逐渐病入膏肓,并最终引发司法制度的全面危机。 所谓后天缺乏营养 的原理和机制上,我们并没有准确的把握。日本民事诉讼法权威三月章关于执行程序及其法律规定与实体法、诉讼法之间的关系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证, 这里简单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25.html -
了解详情
如下问题作些理性思考。 一、依职权提起再审的界域之探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引起再审程序的三种途径:其一是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而提起的再审,其二 再审。 2.当事人举证困难的原因及立法选择。 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法院生效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须提供证据。如前所述,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和调解违反自愿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胜诉之后,凭生效判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注:《民事诉讼法》,第207条。)。在强制执行程序中,不是法院直接拍卖抵押物,而是由法院聘请 ,那么,原告因没有支付能力而丧失通过亲子鉴定获得证据的机会是违反正当程序的(注:Little v.Streater,452 U.S.1(1981).)。 政策判断之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