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官没有这样做,即在审判前未经保释就把非重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投入监狱,则构成司法违法。如果犯罪嫌疑人从程序上提出上诉,上诉法院只能按违法司法认定并撤消羁押 的保释规定为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法官的义务,这也是我国侦查中有必要改革之处。〈七〉侦押分离制度和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创立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5.html -
了解详情
弊端,集中体现在极端的“快审快诉”案件中。从司法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刑事诉讼法》第14条 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4.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属于言辞证据,或者被强迫而被排除使用。 再次,一个嫌疑人或者罪犯、被控者仅仅是在刑事案件(in criminal case)中不得被强迫用言辞证据来对抗自己 ,废除“一事不再理”规则,意味着英国法律开始重视司法的实体公正,同时也表明保护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不是刑事司法制度惟一的价值取向,有了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3.html -
了解详情
可达10万元。 [25]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地区的侦查机关每年甚至每月都有刑事案件指标,它不仅与单位的评优和奖励密切联系,而且也与警察个人的 作为关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多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我国公民而言,似乎对于犯罪形势的总体控制的关注性要远远大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这也是刑讯逼供之所以长期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1.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的干扰。此外,审判机关对死刑的适用标准也不统一,无法平等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因此,如何保障审判机关在死刑案件中公平审判以及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一个 确保审判公正。为了保证死刑判决的公正性,未来在《刑事诉讼法》实施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程序,比如,是否应当规定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赦免权、强制性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0.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新刑诉法规定,在一些重大案件中需要拘留、逮捕时讯问时间可延长至24个小时,但是其仍未提供突破口供的时间。因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要经历抵触、试探、 翻供现象的原因。这虽然有助于避免无正当理由的翻供,但是从无罪推定的角度看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显然受到侵害。然而,刑事诉讼法修正后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77.html -
了解详情
为真实供述,那么侦查主体在查明案件事实、还原案件真相方面将如履平地、轻松无疑。同样,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对于惩罚犯罪保障无辜者不受刑事追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 公开和透明化,着手加强检察机关与媒体大众的监督权,为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撕开一个通往外界的口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适当公开透明化仅仅是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735.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对于现行犯案件,应当废除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有证拘留制度的规定,增设无证拘留制度。同时为防止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受到不当侵犯,可以 证据也可作为审判依据[N].检察日报,20080524. [11][俄]古岑科.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M].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376.html -
了解详情
。 从现实需要看,侦查是刑事诉讼的起始阶段,承担着查明案件事实,调查取证并证明确系犯罪嫌疑人所为的重任。为完成惩罚犯罪的重任,公安机关往往不遗余力地 介入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就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制约侦查机关的权力,但将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讯问时获得辩护的权利排除在法律保障范围之外,不能有效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27.html -
了解详情
。1996年《刑事诉讼法》与后续相关司法解释吸收对抗性因素主要集中在审判阶段,侦查阶段与审查起诉阶段虽然也相应地增加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没有实现 原作者);2005年7月20日,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的所有刑事案件中对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全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2005年9月底,福建省永安市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