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起草的法律草案,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也要派人参与。有关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起草,要参照这个办法办理。三是,要注意防止法律草案起草 的真正主人时,这个社会才有可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没有在法律上确立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要想唤醒全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热情是不太可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9.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的立法难免导致公众参与流于形式,难免导致环境法治由于得不到公众的支持而异变为环境执法的独角戏了。 再次,我国的环境立法仍停留于保护传统人格权、财产权的 环境公益诉讼更是举步维艰。 最后,从具体的环境立法规定来看,我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权条款十分稀少和零散,效力层级低,且不具可操作性。在国家立法层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1.html -
了解详情
听证制度、民众咨询制度、环境诉讼制度。我国应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确立这些制度,从制度化的角度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全过程 与出路,法学研究,2007年第1期 [9]金瑞林 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版 [10]秦 鹏,论资源安全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51.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原则。 (六)提高公众参与度。公众参与是现代环境保护民主思想的体现,许多国家都提供法律手段承认公众的作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仅第6条规定一切 地方甚至出现环保局长自己充当举报人写匿名信,向上级反映应该授权由他来解决问题的尴尬局面。 [4]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11.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的回应和采纳义务。在行政决策中,《价格法》、《城乡规划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都对公众参与价格决策、城市规划决策、环评 交通运输、景点门票及教育医疗收费等定价问题中的各种听证会等等,这些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昭示着我国行政决策趋向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配置。而行政执法则是最早开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98.html -
了解详情
用法。一些人试图把它局限于人民中有知识的或参与公共事务的那部分人,这就使它被局限在自由民主意识形态所主张的公众一词的内涵内。而把公众定义为全体 统计,有关环境立法有10余项。目前,我国环境立法所侧重的是环境的管理问题,即突出政府行政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管理职能,而没有强化政府行政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66.html -
了解详情
矛盾的激化,不利于纠纷的解决。为此,我国法律亟待在立法上扩大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范围,以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同时 大程度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此外,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必须规范和完善环境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81.html -
了解详情
基金;澳大利亚《臭氧层保护法修正案》第八A节规定了设立臭氧层保护信托基金;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第二章对公众参与作出了规定;英国环境法第四十七节至五十节 权力的思路,私法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又受到重视。[4] 但是通观《环境保护法》其确立的仅仅是以环境损害赔偿为核心的私权利保护体系,不可能或者完全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48.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的核心问题。事实上,行政法制领域已经兴起的对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以及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制度,都表明了对行政规则自身合法性问题的 不作为,[28]本质上都可以被理解为对利益和价值的权衡。例如,假设环境保护机关对一家发电厂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不进行制裁,那么,这种不作为本身可以被看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31.html -
了解详情
政法的核心问题。事实上,行政法制领域已经兴起的对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以及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制度,都表明了对行政规则自身合法性问题的 不作为,[28]本质上都可以被理解为对利益和价值的权衡。例如,假设环境保护机关对一家发电厂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不进行制裁,那么,这种不作为本身可以被看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