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民法院调解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如调解案件时,双方当事人都要到场,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 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的主动监督。一九九三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问题的批复》[(199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7.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判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严重地导致终审不终的情况。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启动再审程序的依据之一是: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那么 处理,否则应当参照《人民法院诉讼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不予受理。 总之,审判监督程序合法、优先原则与再审案件为上一级法院审理原则及一次再审不再受理原则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2.html -
了解详情
并最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其确定下来。这样一个没有法定权益的当事人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并最终成为正当当事人且获得胜诉判决。依据传统的利害关系当事人理论, 诉讼的开始。可以看到,一审法院系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通过案件受理程序受理了该案。但立案后,相关审判庭经庭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6.html -
了解详情
并最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其确定下来。这样一个没有法定权益的当事人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并最终成为正当当事人且获得胜诉判决。依据传统的利害关系当事人理论, 诉讼的开始。可以看到,一审法院系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通过案件受理程序受理了该案。但立案后,相关审判庭经庭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35.html -
了解详情
可依的立法现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②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院和检察院处理申诉案件没有法定程序,基本上是暗箱操作,导致了当事人反复申诉和司法机关公信力降低的不良后果。 (二)引起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 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
互相结合起来。[11] 客观真实说的确立,除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民事诉讼制度和技术方面原因。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断言能够发现客观真实, ,也已经从原先的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 [15]德国在民事诉讼法中专门规定了家庭事件程序,日本则单独制定了人事诉讼程序法,在这些程序法中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37.html -
了解详情
有前车之鉴。而今年,学界更是掀起了新一波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热潮,其中,重新构建我国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正是热点之一。本文欲通过对美、德、法 的规定,不仅适用于法院调解,而且也适用于仲裁调解和任何民间性质的调解。与此同时,在民事实体法中将和解确认为一种有名合同,赋予其契约的效力,使得当事人单独进行的和解,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6.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也不能称法院的审判是公正的。 2. 检察院提起再审程序的弊端。 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是基于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如何界定主要证据不足﹖由于法律没有将其具体化,这一再审事由完全由再审程序各方主体的主观认识来推断,于是一宗再审案件法院、检察院、当事人各执一词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3.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我国属于审执合一的立法模式,民事诉讼法的第三编执行程序是主要的民事执行立法,该编只有30条,规定的比较概括、简单 的所得财产就是全体债权人的共同担保。如果债务人逾期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程序确认债务人的清偿责任使债权得以实现。当其中一个债权人取得执行上依据,向被执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35.html -
了解详情
,以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基于这样的原理,在我国现行法院系统设置之下,普通民事案件的初审权应当交由中级人民法院行使。 基层法院和高级法院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普通案件 的无限扩大,以及小额案件当事人诉讼成本过高等问题。从上诉审本身的程序设置来看,我国民事诉讼法上诉审中以开庭审理为原则,径行判决为例外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