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也存在着多维性。这种多维性体现在,在价值、规范、秩序等不同层面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各异,三者殊不相同。[15]具体地说,首先,在价值层面上,法律应服从 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7]参见:[德]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本文发表于《行政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23.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而不是更多的紧密联系。关于政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西方法治国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柯克时代,柯克对詹姆斯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247页。 [50]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6页。 [51]《婚姻法》1980年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26.html -
了解详情
谟和斯密思想中有关德性正义以及道德情操等问题的丰富论述。[114] 正义的关键不是诸如现代法学中所争论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是古典政治哲学中的 新的东西,那就是政府等国家制度。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种发明对社会更为有利的;这种利益就足以使我们热忱而敏捷地采纳这个发明。[127]而国家这个庞然大物一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66.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弊端,法治有利也有弊。⑦英国学者马克加兰特同样对法制化表现出某种类似的担忧。⑧然而,关于这一问题也并非毫无争议,以致就这一论题展开进一步的 学派和新分析实证法学那里发展到顶峰,他们在坚守各自传统论点的基础上围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相互辩难而争论不休,其中以哈特(H. L. A. Hart,190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是这种经济结构的典型写照。传统中国直至清末变革以前,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器,生产力低下。小农经营 为依据。但我们不能人为割裂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法律神圣化和僵硬化。这样势必导致法律无法适应新出现的情况,造成法律与大众心理、社会风俗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4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问题,不得不先有一个解说,而要求得一个解说,又不得不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上说起。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上最基本而最复杂的一个 确定性(certainty),一是普遍性(generality)。而这二种特性,具有不可分离之关系,既要有确定性,必须具有普遍性,既具有普遍性,即应具有确定性。不过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88.html -
了解详情
值怀疑。然而,仅仅凭借以上分析尚难以对功利主义的立论基础构成威胁,因为功利主义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较之单纯的实证主义走得更远。边沁并不认为伦理堪为 态度。他将“所有权之限制”、“契约自由之限制”、“无过失损害赔偿责任之确立”与“遗产继承之限制”一同归结为“现代民法之趋势”,并以德国魏玛宪法上“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42.html -
了解详情
礼教的基本精神。沈家本等法理派则重点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刑事制裁与社会的危害性等方面,驳斥礼教派的观点。[3] 关于“无夫奸”,礼教派认为,中国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11]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12] 梁治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9.html -
了解详情
谟和斯密思想中有关德性正义以及道德情操等问题的丰富论述。[114] 正义的关键不是诸如现代法学中所争论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而是古典政治哲学中的 的东西,那就是政府等国家制度。“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种发明对社会更为有利的;这种利益就足以使我们热忱而敏捷地采纳这个发明。”[127]而国家这个庞然大物一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很深,但德国刑法中有见危不救罪,台湾却认为这是混淆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因此至今没把这种行为犯罪化。 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 .cssn.cn/news/427336.htm,2012年10月1日访问。 [13] 在这方面,网上流传的校长撑腰体倒是值得提倡:据悉,北大副校长吴志攀向所有北大校友提出倡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