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出现劳动用工违法行为,均可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二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部分民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如对公章使用管理不严、擅自允许他人借用本公司公章、 防范,载《法治研究》2010年第1期。 [14]郑春贤: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卷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20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权利。【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 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根据该规定,企业拥有更大的内部管理权限,并且有权在不违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48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责任过于轻微,公认较为有力的罚款手段仅限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法的情形(第89条),而公然在规章制度中明文歧视的企业终究不多。此外,《劳动法》还赋予 建议书》(第一卷),该局自行编印,1994年版。我国批准该公约后,《中国劳动保障报》曾刊出该局译文,致使错讹流传至今。见该报2005年10月1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50.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 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414.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 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175.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 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115.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制度,这是生产规律的要求。而且,劳动者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前提是劳动者参与这些制度的制定。因此,职工参与权来源于劳动力权,而不是来源于从属关系 劳动机会的权利。参见常凯:《劳权论一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不过法律规定的职工参与权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72.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罪犯的权利也成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必然性选择,进而成为滋生超时、超强度、无劳动保障措施等侵权现象的温床、土壤。4、监督机制和法律救济机制不健全。 主体法律为执法依据,下决心果断地废除土政策、土办法等自定的规章制度,切实维护罪犯人权保障这个大局。3.改革监狱管理体制,完善监狱监督机制。我国监狱人权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50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民主管理活动,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劳动保障、监察、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负责对企事业单位 职工代表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二)密切联系职工 ...
//www.110.com/fagui/law_261709.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程序,完善职工群众民主参与管理的制度。企业制定内部劳动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及其改革方案要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4.企业厂长 机构,疏通劳动力供需渠道。劳动部门对职业介绍机构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城乡结合的服务网络。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要面向企业和劳动者, ...
//www.110.com/fagui/law_389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