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上无法推理出诉讼必先仲裁的结论。由此推断仲裁前置程序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只是一种习惯性做法。 (2)仲裁前置程序剥夺了当事人的诉权。劳动争议案件关键是 有效,劳动关系仍然存在,由于用人单位拒不执行或拖延不执行,而造成劳动者收入的减少或没有生活来源,其过错责任应归责于用人单位,所以应由用人单位按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9.html -
了解详情
》第79条和最高院(98)24号批复的规定精神,对若干问题进行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或前置程序。为此,《解释》 合同的程序,对违约赔偿作出必要限制和规范,增加用人者(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的法律责任;要增加规定对用人者(单位)故意拖延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9.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上述第三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机关刊物《人民司法》中的司法信箱中作了相关解答。司法信箱是最高法院各业务庭对全国法院系统疑难案件适用 60日(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60日的除外)。 2、诉讼时效有延长的法律规定,而劳动仲裁时效没有延长的规定。二者虽都有中止、中断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09.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参与民主管理或协商】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 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2.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第三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其机关刊物《人民司法》中的“司法信箱”中作了相关解答。“司法信箱”是最高法院各业务庭对全国法院系统疑难案件适用 60日(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60日的除外)。 2、诉讼时效有延长的法律规定,而劳动仲裁时效没有延长的规定。二者虽都有中止、中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4.html -
了解详情
安定性考虑,可能不赞同私人以强力变更不法状态,但也不应一概否定,通过法律规定自救行为的要件和限度更好地控制自救行为,方为最佳选择。自救行为的要件 解决机制。特别需要强调如下几点: 1.劳动争议实行“或裁或审制”,仲裁或调解不成为诉讼的前置程序,选择调解、仲裁抑或诉讼由当事人自行选择。当事人选择仲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6.html -
了解详情
失业救济金;劳动者不自谋职业或企业不按自谋职业发给一次性安置费,企业应当按有关规定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并办理失业救济金,由劳动者享受失业救济金待遇。 38、用人 案审理并作出判决。理由是,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前置程序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旦依法行使诉权,仲裁机构的仲裁结果就处于效力待定状态,所以, ...
//www.110.com/fagui/law_228108.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的,该调解协议书就应作为劳动仲裁裁决、诉讼判决的内容予以采纳。从而增强调解协议书的法律约束力,增强调解在化解劳动纠纷中的作用。(三)构建高效权威 提起诉讼与用人单位依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冲突的发生。建议对劳动仲裁阶段的调解书或劳动争议仲裁书,尽量做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同一天签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888.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解读:最高法院在制定司法解释时,结合法律法规,规定了停薪留职人员、内退人员、下岗 是否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如果以劳动者申请的数额作为判断标准,由于劳动仲裁案件不收费用,很容易出现劳动者漫天要价,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638.html -
了解详情
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二OO六年八月十四日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 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第一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3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