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发起人或出资人以成立民商事主体为目的的“共同合同”,各合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基本是相同的。当他们完成了成立民商事主体的前期义务后,经由国家行为(审批登记或者 存在和以团体状态生活,依今天的社会经验,是两种必要的生活形式。[5]自然人联合的最初方式一定是合伙,即几个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有福共享,有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8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realacts)(比如德国法上的动产交易)、双务(synallagmatic)合同、财产让与行为、影响家庭身份的行为、有法律效力的单方意思表示联系在一起 承担者。德国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在捍卫个人自由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事实上,在当时的德国,这一概念的提出还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背景。18世纪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2.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即发生物权变动的直接依据并不是合同法所规律的买卖、赠与等合同,而是物权法所规定的物权行为。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要受到合同法与物权法的共同调整,仅合同法不 避免造成财产的损失和浪费。第四、允许、鼓励多重抵押,最充分的利用物的交换价值。法律允许甚至鼓励抵押人将其抵押物设立多重抵押权。由于抵押权本质上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76.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牺牲或者限制个人的利益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为此,在知识产权法中,国家往往既是组织者、裁判者,又是运动员。2)两种 种情况使用的程度高一些。知识产权法和民商法中对责任的不同规定,实质上是两种法律中的权利不同属性的反映。作为私权和私法,民商法把承担责任的方式紧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22.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和夫妻个人财产分别划定了范围,这种做法虽然从立法意图上是想让夫妻的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更加清楚,但在逻辑上却很难周延,因为各种列举都不可能穷尽生活 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但用夫妻共同财产购置且价值较大的除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5.html -
了解详情
在权利本位中所经历的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递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正是基于此,日本学者北川善太郎特别指出“中世纪法与近代法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 风格的一致性。而反对债权总则者则认为,传统债权法所包括的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值得抽象的共同内容并不多,设置债法总则必要性不大。(2)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3.html -
了解详情
,其它合同的共同特征是,丧失了绝对意思自治的合同本质,而成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形式。国家普遍意志及其具体要求不断向合同内部渗透,且合同中的非财产因素增加 适于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环境管理权首先是对环境资源这一客体的管理权,其次才是对相关的个人的管理权。因此,国家环境管理权,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57.html -
了解详情
的二元结构,如《合同法》第二条规定除自然人、法人以外其他组织也是合同关系中的主体,从而扩充了法律主体的范围,在事实上推翻了传统民事主体理论中强调的独立 的财产两部分构成。非法人团体的财产是全体团体成员的共同共有财产,由全体成员共同管理和使用,团体成员对非法人团体财产的处分必须经全体成员同意,任何个人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0.html -
了解详情
他在《权利哲学》中,认为财产在本质上是作用于客体的个人意志的产物,基本的例子是第一个占有者占有先前不属于自己的事物的行为,其推论在于转让的权利和 ”合理的转化为“权利”。卢梭认为,使财产权得以成立的根据是“公意”,即组成为政治共同体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在人类形成社会契约,进入国家状态之前,人们只有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42.html -
了解详情
山地区的某些共同财产;印度乡村的共同体等),断定私人所有权是从集体所有权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历史上,所有权所经历的应当是从个人所有权到集体 ,一种社会事实,它不可能孤立存在:当两个人分别变成债权人及债务人时,这一事实不可能与其他人无关,这表现为,合同必然要对第三人产生对抗力,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