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的分工。比如,德国的宪法审判由联邦宪法法院来职司。一般来说,联邦宪法法院的审判范围包括五类:(1)权限争议。包括联邦总统、政府、议会、法院之间 。 然而,由于我国并无实效的宪法审判制度,由此,宪法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就显得复杂。笔者借用这样一对概念来说明这个问题,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27]可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06.html -
了解详情
无疑将对社会秩序造成较大冲击,对公民的安全感和政府的公信力乃至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期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这种模式产生的社会与政治隐痛似乎更加清晰、更加令人不安。 公民的概念,任何人都是慈祥的宪法之母的高贵之子。 回望过去,我们看到无数的公民在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他们将民主宪政的基本气质与精神扩散到转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61.html -
了解详情
美、法等国的宪法实践所采纳,但他对行政权概念的认识则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他认为,行政权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应由国王或君主来行使,“因为政府的这一 权力的法律控制以防止权力异化损害人民民主权利,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内在的必然要求。2、宪政民主建设的要求。所谓民主,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指人民当家作主,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99.html -
了解详情
约建立的国家[4]。因此,人们以契约形式来确定人民与政府的权利与义务,这个契约就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法系。宪法以最高法出现,它规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 是它的重要条件,人权保障是宪政的目的。现代宪政包含的内容:宪政以法之法的宪法为基础;以民主政治为基石,以法治为基本原则,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53.html -
了解详情
约建立的国家[4]。因此,人们以契约形式来确定人民与政府的权利与义务,这个契约就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法系。宪法以最高法出现,它规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 是它的重要条件,人权保障是宪政的目的。现代宪政包含的内容:宪政以法之法的宪法为基础;以民主政治为基石,以法治为基本原则,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07.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宪法权利,法院、检察院等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群众信访是宪法课以的义务,因此强化检察监督以化解申诉难问题就属于宪政建设命题中的宪法问题。人类以国家为单位的各个 任命,允许风闻弹奏,不受任何限制,成为皇帝牵制宰相等政府官员的一种力量,以及权臣专权和排斥异己的工具。这也恰正是我国检察监督权缺乏制约机制现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87.html -
了解详情
的征收权构成了对个人财产权的实质性的制约,反过来为了保护个人财产权,宪法又对政府的这种征收设置种种限制。从来没有哪个制度否认过政府的征收权,重要的是征收的法律限制。 因为这种限制是在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宪政理念下和财产权社会化的背景下所必须的。从以上的阐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74.html -
了解详情
;就静态的结构来讲,公民监督则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政制度。 一、公民监督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 权利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宪法权利即 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政权即民权归人民所有,治权即政府权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79.html -
了解详情
皆付之阙如。但在市场经济和权力分化的时代,在民法是公民私人宪法的价值取向之背景下,政府的一切活动,则必须优先保障公民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即使公共利益这种集体 进行。 以宪政之名,就是以法治、民主和人权之名; 以宪政之名,就是以追求人的价值之名。 【注释】 [1]陈锐雄。民法总则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31.html -
了解详情
皆付之阙如。但在市场经济和权力分化的时代,在民法是公民私人宪法的价值取向之背景下,政府的一切活动,则必须优先保障公民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即使公共利益这种集体产品 名义进行。 以宪政之名,就是以法治、民主和人权之名; 以宪政之名,就是以追求人的价值之名。 【作者简介】范进学,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