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榷: 首先,承认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与具备刑事责任的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并非是需要法官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是非辨别能力进行个别化考察,而是说,除非犯罪 既未遂的判断,完全委之于乙的主观方面是出于杀人的故意还是伤害故意的证明,显然不合理! [37] 综上,本文认为,采行为共同说不仅能满足司法实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对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或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还有学者认为是指诉讼活动中证明所 的标准,那无异于海市蜃楼;如果我们能够切实在开发法律真实与程序公正之间、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查明真相与接近事实之间、公平正义与诉讼效率之间获得了有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72.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文件,主要是指编造的或者不真实的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所需要的证明文件,主要包括:1.各种担保书(函)、验资凭证、印鉴;2. 单位贷款诈骗行为最为接近的合同诈骗罪作为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根据,《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即持此种观点,这是目前最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但是此种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的认证与其他刑事案件审判认证一样,必须遵循科学的认证规则。否则,必然导致认证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审判质量得不到保证。结合我国的国情,应当采取法定认证和法官自由 立功情节,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以及是否有前科、是否属累犯(再犯)等。用以证明这类事实的证据大致可分为:一是不需要质证可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5.html -
了解详情
监控录像资料,如果其画面也确如几名警察所言杨佳并没有被打,那么足以证明警察是清白的。现在警方没有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有后面的录像 、疏导劝解工作更加有效;第三,如何使我们对恶性犯罪的预警工作更加有力,避免或减少牺牲和损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深地反思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加以改进。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99.html -
了解详情
是惩治犯罪的国家机器。按照现代司法更加科学、民主、文明、公正的发展趋势来看,司法工作面临很重要的转变。我们要转变到更全面的观念上来,司法活动不仅仅是惩治犯罪 ,结果是:第一,显然减轻了看守所的工作量,为需要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人员腾出空间;第二,对无逮捕必要的轻微刑事案件也免去了检察机关侦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64.html -
了解详情
查看医嘱而疏忽大意造成的,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这也说不过去,因为,根据《医院工作制度》中的《查房制度》“查房内容”第 2条“主治医师查房,……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共同犯罪问题。医务人员间接故意致人损害,往往是多人为了共同的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02.html -
了解详情
能以某一已经查明的事实推断另一难以证明的事实的存在。这种“已经查明的事实”就是审查逮捕时对证据的最低要求,而需要推断的往往是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 供、诱供的情形。 五、关于法定的从重从轻、减轻情节方面的证据在审查逮捕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问题 在多数人的眼里,普遍认为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情节,都是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7.html -
了解详情
奋斗目标,支配了自己的言行,才能说有了一种畸形的需要。2、畸形的需要具有无止境性。大量的案例证明,贪污受贿犯罪分子的畸形需要是难有满足之时的。每 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费从该帐户中支取,一旦国家工作人员触犯刑律构成故意犯罪的,一律予以没收,以此来抑制畸形需要的产生。只要我们扎实抓好以上四方面工作,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13.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按刑法第397条论处。应在立法上将公证犯罪单列条款治罪。 关键词:公证;公证犯罪;渎职犯罪;刑法 公证,指国家公证机关依法证明 ?这是考虑到按现行的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证事业的发展的需要,因为国家机关的编制、经费等多种因素束缚了公证队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