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以确定程序上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请求为本案判决——不论是胜诉判决还是败诉判决——的权利即为诉权。诉权是当事人请求作出本案判决之权利,不论法院认为原告主张之法律 积极的意义。自近代始,欧洲各国的民事诉讼逐渐废除中世纪纠问式的审判形式,而采处分原则、辩论原则,由当事人决定案件的争点并承担举证责任,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4.html -
了解详情
在申诉人的立场上,为一方当事人“伸冤”。这就是检察监督立场公正原则的基本内涵。在实际操作上,检察机关通过监督,纠正了错误判决、裁定,维护了某一方当事人的 规定,在实践中无法操作。例如,检察机关是否有权调阅人民法院的审判卷宗,就没有类似《苏俄民事诉讼法典》第322条关于“检察长在其职权范围内有权从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6.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已为“国家本位主义”所取代。与其相伴随,在民事诉讼领域,传统的处分原则也受到冲击,“释明权”,“真实陈述义务”的运用,使个人处分权相对缩小,国家干预 了这种情况:某公司于1997年在某市开发区购买了30亩地,并按照当时的规定参照市场价格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了土地出让金,办理了各项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6.html -
了解详情
后由其他渠道或手段加以规制。在是否准许撤诉上加强法院职权干预并非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渠道,也非最佳渠道。如撤诉行为在客观上使对方当事人或案外人的民事权益 责任,就等于把未上诉一方已处分的民事权利又强行判给了他,而这种作法显然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处分权原则。因此,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可以说是上诉制度中尊重当事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3.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仍然应当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权利的自律性。这种私法自治的原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资料的收集也应该由当事人来进行,不允许法院 事实真相,这样一来,二者不是没有什么区别吗? 手段说实际上先设定为什么采用辩论主义的问题,而这如果不与职权探知主义相比较来进行讨论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中主要有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私人在诉讼中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自治性,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其自主性和自治性 鉴定机制,应该建立鉴定人侵权赔偿制度。因鉴定人故意或过失作虚假鉴定而蒙受损失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并且该鉴定意见不予采纳。 (3)对于代理人。不管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而发动,侦查机关必须恪守“民刑分离原则”,对民事案件和民刑交错的案件采取“民事不介入原则”的消极态度,对于公民的民事违法行为绝对不能发动刑事追究。在 对命令不得要求撤销、变更。而在采用混血式诉讼模式的国家,如意大利,根据审判中心主义和当事人对等原则的要求,补充侦查不能由法官决定,而只能由检察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4.html -
了解详情
为例,首先,现代各国民事诉讼均坚持处分原则、辩论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和审判公开原则,这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在法官面前充分的主张各自的权利,并在此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0-67. [12]江伟,肖建国:论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基本构造[J].法学家,2001,(4)。 [13][日]兼子一、竹下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629.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保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财产。检察机关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运用公力救济手段完全符合宪法和法理。 的诉讼是私诉,即一般民事诉讼。 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是对私法活动的过度干预,是对意思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的有意践踏。对此笔者不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63.html -
了解详情
给予限制。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民事督促起诉中宜坚持有限处分原则。一方面,检察院既然已经督促起诉,就应该切实监督起诉人诉讼的行为,这其中就包括处 履行职责,相关人员涉及商业侵占、贿赂、挪用行为,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损害的,则可以将有关线索移送侦查机关立案侦查。 如果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