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原则的制度构造,离不开该国严格的登记等公示制度的支撑。参见渠涛: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研究与中国的选择,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另参见王茵: [19] 「德」雅科布斯:物权合同存在吗?,《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65-166页。 [20] 雅科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33.html -
了解详情
的存在和状态,以此来维护权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确保交易安全。从各国立法来看,不动产物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一般以登记为公示方法,[1]动产物权多以占有为公示 均为财产;财产与物并无必然联系,财产并不是物本身,而是表现为权利形式,是法律制度的产物。物应从事实上理解,财产应从权利上理解;物的本质特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7.html -
了解详情
抽象原则的制度构造,离不开该国严格的登记等公示制度的支撑。参见渠涛:“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研究与中国的选择”,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另参见王茵 19] 「德」雅科布斯:“物权合同存在吗?”,《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65-166页。 [20] 雅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示条件,这尽管保证了权利变动制度的安全性,却也带来了负效应:因为欲消灭一项权利(如不动产物权),非须符合权利变动规则不可,所以逾越 2004,(1)。 [34] 苏永钦。物权法定主义再思考[A].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8. [35] 梁慧星。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81.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适当的替代公示方法以前,只好限制其种类。对于不动产,因为种类有限而价值较高,统一登记就成了合理的公示方法。登记公示技术在使用传统书写登记和公告 范围内,行政法规是其中之一。我认为,这种观点违反法律常识。就行政法规而言,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和专家论证,相对于习惯,显然科学。而且,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采取狭义说或广义说,依法律行为而生之物权变动,必须具备意思表示及交付(动产)或登记(不动产)二项要件,则无疑问。[9] 故对于物权行为概念的外延所 法律制度的不相适应。朱苏力先生曾指出,现代的作为一种制度的法治不能靠变法或移植来建立,而必须从中国本土资源中演化创造出来。[24]法制建设必须依靠本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802.html -
了解详情
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确立的地役权制度共计十四条。在我国近现代民法的立法史中,地役权的使用已经有了百年历史。1907年,清朝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P410 ③曹诗权、张鹏论地役权的适用范围《中国民商法律网》 ④⑤费安玲不动产相邻关系与地役权若干问题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01期 ⑥王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12.html -
了解详情
到适当的替代公示方法以前,只好限制其种类。对于不动产,因为种类有限而价值较高,统一登记就成了合理的公示方法。登记公示技术在使用传统书写登记和公告 ”范围内,行政法规是其中之一。我认为,这种观点违反法律常识。就行政法规而言,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和专家论证,相对于习惯,显然科学。而且,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71.html -
了解详情
到适当的替代公示方法以前,只好限制其种类。对于不动产,因为种类有限而价值较高,统一登记就成了合理的公示方法。登记公示技术在使用传统书写登记和公告 ”范围内,行政法规是其中之一。我认为,这种观点违反法律常识。就行政法规而言,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和专家论证,相对于习惯,显然科学。而且,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58.html -
了解详情
指登记机关依据当事人订立合同所载明的内容进行登记,值此产生抵押效力的制度,我国未承认亦未采用契据登记制度,而实行不动产登记、发证制度,故此期房抵押登记 内容,人民法院也不会依职权予以干预。 十六、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来源于:《中国民事审判前沿》总第2辑 第10页) [理论界或实务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132.html -
了解详情